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 兰子君
“队员之间一定要交流,这样才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投入比赛。”11月23日,武汉市万松园路小学体育馆内,德国拜仁外教克里斯托弗·洛赫说。这是今年最后一期拜仁教练培训现场。连续10天,每天上午理论、下午实操,武汉市江汉区的足球教练和体育教师们,沉浸在青训理念的“头脑风暴”中。
今年初,江汉区与德国拜仁慕尼黑俱乐部启动五年合作。目前,5位拜仁教练累计到汉驻训72天,培训了近100名青训球员和70名本土教练,首支江汉区拜仁青训队已完成赴德研学。将世界顶级青训体系“嫁接”到校园后,数据显示参与项目的学生在传球决策、团队配合等维度进步显著。
一个月前,武汉市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小学四年级组赛场上,来自万松园路小学的球员朱梓佑在队伍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以一记冷静的绝杀帮助球队最终逆转夺冠。“这一年,进步很大。”朱梓佑说。教练记录显示,他的传球成功率和小组配合意识显著提升。这名少年是江汉拜仁青训队首批近百名队员之一,几乎全程参训,今年8月随首支赴德青训队踏上研学之旅。
在德15天,21名小球员走进拜仁总部和安联球场,观摩“德国杯”强强对话,参与原汁原味的拜仁训练课,并与巴林根青训队进行多场友谊赛。“孩子们回来后的最大变化,是意识到踢足球不光用脚,更要用脑。”武汉市一初学苑学校副校长李瑾表示。
江汉区校园足球总监倪波是赴德带队教练,他介绍,“体验营让小球员现场感受百年俱乐部的冠军精神。他们学会在陌生赛场快速适应节奏,用足球打破语言壁垒,国际视野和实战心态得到提升。”
根据合作协议,拜仁外教每月驻汉5至10天开展集训,参与校园足球论坛,区里每年组织球员赴德研学。拜仁外教为江汉区量身定制从小学到初中的训练计划,最具启发的“模块化训练法”将技术拆解为小场景专项练习,既夯实基础,又激发兴趣。“三人四门制”就是这一模式的落地。依托这一模式,江汉区创办的首届“江汉拜仁杯”吸引全区138支队伍、828名球员参与,覆盖幼儿园至高中全学段。
“构建中外融合的教练培养机制,搭建数字化青训评估模型,打通校园足球人才赴欧深造通道。”江汉区教育局体卫艺站副站长余斌认为,江汉区与拜仁俱乐部的合作超越了简单的技术传授,实现了理念、文化等多层次融合。
这一判断在赛场得到印证。2025年武汉市校园足球总决赛中,江汉区小学、初中、高中组斩获4个冠军、2个亚军、2个季军,获奖数量及等次居全市首位,实现各年龄段全面突破。
“许多教师发现,参加过足球训练的孩子更专注、更自律、更懂团队。”李瑾观察到这一可喜变化。江汉区校园足球总监喻良译也大为感慨,“我相信,足球可以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