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施慧丽、肖昌浩然、熊娇)11月24日,一场名为“AI赋能 匠心筑梦”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百年职校温暖开启。湖北省团校2025年高校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训班第5组的同学们,携手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武汉文理学院等全省12所高校的志愿骨干,与百年职校的27名学子共同编织了一段科技与梦想交汇的午后时光。
这是一次青春与未来的对话。活动围绕“跃动青春·以乐聚力,育共情之心”“智绘青春·科技赋能,筑强国之基”“守护青春·以艺载道,传文化之魂”三大核心板块层层推进。通过数字抱团等团体游戏,学生们在志愿者的带动下迅速破冰,在笑声中搭建起信任的桥梁,在轻松的氛围里找到团队的归属。借助“AI赋能职业素养”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掌握适用于职业场景的AI工具使用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使其在职业竞争中占据先机,成为善用科技的新一代职业人。刻纸非遗实践区,虽安静却涌动着专注的力量。指尖流转间,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完美融合。每一刀刻画,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匠人精神”的生动启蒙。
本次服务项目致力于开展“AI赋能+非遗实践”系列活动,融入五育发展理念,以科技之“智”,赋传统之“匠”,育强国之“才”。项目探索创立“科技赋能+非遗实践+职业素养提升”的公益育人模式,一方面通过AI普及与应用,结合非遗技艺趣味课堂,引导青年在触摸前沿科技中提升职业素养,在锻炼动手能力中涵养匠人精神,另一方面组建“科技赋能志愿服务队”,以专业所长助力学生掌握AI等新时代的科技工具,让AI成为探索创新的翅膀,让传统技艺成为文化扎根的土壤,在感受科技与艺术的融合魅力的同时,实现文化传承与人格培育的双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