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走南闯北庆阳人】赵发荣:半生沉浮系消防 愿守宇内瑞安祥

▲2025年10月30日《陇东报》4版专刊。

▲赵发荣在办公室特写。

赵发荣,1964年4月生于新疆,庆阳市正宁县周家镇西庄村人,现定居宁夏银川。2003年,他创立银川瑞安祥消防安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瑞安祥”)。历经二十余年开拓进取,瑞安祥已从单一消防工程企业,跃升为业务覆盖消防工程、安防系统、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水暖管道、楼宇智能、机电安装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工程企业,并延伸至消防设施检测维护、防火材料及设备器材销售等全产业链服务。企业在国内庆阳、西安、乌海、新疆和国外沙特阿拉伯设立分公司,形成辐射西北、贯通中西的业务网络,年产值突破1.9亿元,成为区域消防工程行业的标杆企业。

多年来,赵发荣积极投身行业与商界公共服务,始终以责任担当回馈行业与社会,持续为区域商业与消防产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他曾任宁夏消防行业服务协会会长,现任宁夏电力行业协会副会长、宁夏甘肃商会常务副会长、银川庆阳商会会长、庆商联合会副会长等职务。

“必须确保所有消防设备安装到位。”“监控系统的联动反馈是否正常?”……今年9月,砂之船(银川)奥莱开业进入倒计时,赵发荣亲自率队开展消防工程最后验收。从烟感探测器灵敏测试,到喷淋系统水压稳定;从防火分区隔离效果,到疏散指示清晰准确——他逐一核查,不放过任何细节。两天后,商场如期开业。人流如织的背后,是赵发荣与团队构筑的可靠消防体系,为银川商业新地标筑起了一道“看不见的安全防线”。

“商场如战场,消防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贯穿了他二十余载的从业生涯。从瑞安祥承接的第一个项目,到如今业务辐射多省、远及海外;从最初几个人的小团队,发展为拥有五大分公司的专业化企业,赵发荣的人生轨迹,恰如他亲手构筑的一道道安全防线:坚实、可靠、经得起时间考验。

黄土淬炼

苦难中生长的别样坚韧

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两个月零六天,赵发荣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受了采访。“这双腿跟着我在子午岭爬山、在银川爬楼送水,从没‘掉过链子’,到底是岁月不饶人啊!”他轻拍着略显僵硬的膝盖,语气里没有丝毫抱怨,倒像是在谈论一位相伴多年的老友。这份历经沧桑后的豁达,正是源于那段在林场不畏艰险、在创业初期咬牙坚持的岁月。

▲赵发荣在林场工作时居住的地方。

1964年出生于新疆的赵发荣,4岁时跟随父母来到庆阳市正宁县周家镇西庄村。少年时期的他,命运如黄土高原的沟壑般坎坷。由于特殊历史原因,父亲被迫离家,家里的“顶梁柱”瞬间崩塌。“说起来就心酸。”他顿了顿,“为了让我们兄弟六人活下去,母亲只得改嫁。”

苦难如影随形。16岁,刚上初一的他被迫辍学;18岁,母亲撒手人寰。

19岁,通过待业青年招工,赵发荣进入国营桂花塬农场(现宁县林管分局桂花塬林场),开始了育树苗、挖树窝的林业工人生活。每月38元的工资,既要供养上学的弟弟,还要帮衬当兵的哥哥。

“农场规定每人每天要挖三亩地,可我年纪小,拼尽全力也只能完成一亩。”回忆往昔,他的目光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个在黄土坡上挥汗如雨的少年。

苦难未曾压垮他,反而将他锤炼得如同子午岭上的青松般坚韧。林场生涯不仅锻造了他的筋骨,更赋予了他思考和突破现状的勇气。闲暇时,他还尝试做些小生意,敏锐捕捉到木材外运、化肥内销的商机。这份敢于破局的思维,如同深埋黄土下的种子,静待着破土而出的时机。

29岁,命运给了赵发荣新的舞台——他进入甘肃省益尔高科制药厂(原西峰制药厂)。四年时间里,他辗转储运科、库房,最终在储运科进行车辆审计、考核管理。

▲赵发荣漫步在宁县桂花塬林场的林间小道。

1998年,看望退役转业到银川的哥哥后,赵发荣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辞去制药厂的稳定工作,只身奔赴银川。

“当时很多人都想不通,放着稳定的工作不要,为什么要出去闯。”他笑了笑,“我一直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想出去看看。”

谁也没想到,辞去工作的赵发荣在银川的第一份工作竟是送水工。那时的居民楼很少有电梯,他每天都要扛着近50斤的桶装水爬楼,而那时,他的右脚已经患病。尽管艰辛,但他从未后悔。“初到银川,很多方面都不适应,但我咬牙坚持,就是想要自己做点事情。”赵发荣回忆道。

凭着这份坚韧,他将普通的送水工作做成了“移动商务平台”——他一边送水一边推销饮水机,用真诚与每个客户交流。渐渐地,这些点滴积累的人脉,成为他日后创业的宝贵基石。

由于勤奋上进、业绩突出,仅用一年时间,赵发荣便升任销售经理。空余时间,他开始承接小规模装修工程,生活逐渐有了起色。也是在这段时间,他遇到了妻子李倩,这位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后来成了他事业腾飞路上最得力的助手。

瑞安祥诞生

商海里铸就的行业标杆

人生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对赵发荣而言,一天净挣6000元的经历,曾让他激动得彻夜难眠。“2000年的宁夏石嘴山市人民检察院机房装修,我们夫妻熬了整个通宵。完工结算后,净赚6000元。”他回忆道:“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一天能挣这么多。”也是这次,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工程这条路,值得全力以赴。

2000年,银川沐浴在西部大开发的春风中,各类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次装修结束后,甲方临时提出将消防工程一并交由他负责。从未接触过消防领域的赵发荣选择将工程外包,却意外发现消防工程的利润空间更大。这一发现,瞬间点燃了他的创业热情。很快,他与懂技术的朋友张旭龙合伙成立了赛福特消防工程公司,一人负责业务拓展、一人专注工程施工,迈出了事业转型的关键一步。

▲赵发荣(右二)和员工研究消防工程施工图纸。

2003年,赵发荣另立门户,在银川市紫园三区正式创立“瑞安祥”,专注于方兴未艾的消防工程领域。然而,创业维艰。承接正规消防工程,必须具备垫资能力,这对刚起步的他而言,是最大的难关。“因为资金问题,大项目不敢接,小活利润薄。”赵发荣坦言,“那几年,向朋友开口借钱成了最艰难的事。借不到钱的时候,真的很沮丧,甚至想过放弃。”

大厦非一日建成,其中艰辛唯有自知。年轻的赵发荣坚信天道酬勤!别人看不上的小活,他认真对待;别人不愿吃的苦,他带头去尝。上观产业政策,下测市场需求,内抓自我调整,事业在他的脚踏实地中逐渐步入正轨。

赵发荣深谙,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消防工程领域站稳脚跟,并在夹缝中成长,必须靠质量说话,靠团队内力支撑。他提出“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你”的团队理念,建立起“责、权、利”清晰的激励制度: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权利越大,收益也越多。没有应酬时,他经常与员工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解决他们的困难。这种真诚,换来团队的高度归属感与高效执行力。

2014年寒冬,瑞安祥承接宁夏黄河图腾美术馆的消防工程。为配合整体进度,甲方要求必须在严寒的天气中完成设备安装。面对几乎无法施工的极端天气,赵发荣带领技术团队打破常规,不惜成本,动员周边农村妇女缝制防寒被,将整个美术馆“包裹”,硬是在冰天雪地里按期交付。

项目验收后,甲方直接将新工地的消防工程也交予瑞安祥。“这就是信任的力量。”赵发荣说。

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的圆满完成,为瑞安祥赢得了口碑与声誉。信得过的质量,精细务实的服务,让赵发荣在业界声名鹊起,财富也如滚雪球般积累。

2016年4月8日,瑞安祥乔迁至银川市陕西大厦,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赵发荣(右)在砂之船(银川)奥莱店验收消防工程。

面对市场上质量参差不齐的消防产品,赵发荣始终坚持“质量重于泰山”的原则。妻子赵倩说:“每当利润与质量冲突,他总是毫不犹豫选择后者,甚至主动让利给甲方。”

如今,瑞安祥已发展成为全国消防安全技术工程一级资质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先后荣获“诚信中国·诚信示范单位”“银川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多项荣誉。

因为有担任宁夏消防行业服务协会会长、宁夏电力行业协会副会长的经历,赵发荣不仅承担起了行业管理、监督与规范经营的责任,还积极探索发展储能电站和新能源开发项目。从2021年起,他先后承接了京能新疆北屯风电项目、北京奇点青铜峡项目及北京奇点青铜峡陈袁滩项目中的消防工程。

今年,他再次逆向布局,在新疆和沙特成立分公司,将“瑞安祥”的品牌带向更广阔的国际化舞台。

守望黄土地

根脉延续的桑梓情深

秋日午后,阳光为宁县桂花塬林场芦邑庄管护站的老旧土窑洞镀上了一层暖光。赵发荣推开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尘埃在光柱中轻舞。“这个窑洞就是我当年在林场的家。”赵发荣说。

三十余年光阴流转,窑洞早已斑驳破旧,可他凝视的目光依然温热。这片黄土地,从未在他生命中褪色。

目光掠过远方的山峦,他仿佛又看见子午岭林场当时的模样,看见了那些曾并肩劳作的亲友,还有他一生惦念的母亲。

▲赵发荣回到以前在林场工作时的家。

母亲一生艰辛,却以朴素道理教导他:“为人诚信,要为乡亲们做事。”这句话,成了他一生的灯塔。每年清明,无论多忙,他总要回到这片黄土地,在母亲坟前静静地坐上一会儿。

2009年,一个消息触动了赵发荣的心弦: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500万吨炼化项目消防工程面向全国招标。赵发荣毫不犹豫地参与竞标,与五家国内知名企业同台竞争。那一刻,驱动他的不是利润,而是深植于心的乡土情结。“没想挣多少钱,就是想为家乡做点事。”

最终,他和团队凭借诚信与专业拿下了这项工程。站在家乡的土地上,看着熟悉的山水间矗立起国家级的工业装置,他心中涌起难言的骄傲:“在家乡干事,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感和回归感。”

这份赤子情怀,推动着他走得更远。2012年11月,他成立了瑞安祥庆阳分公司,交由儿子赵进经营,将企业之根深扎故土。公司陆续承接了长庆油田陇东指挥中心、陇东家园一、二期项目,以及采油二厂、十厂、十一厂等多个关键工程。

“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踏实。”——母亲的教诲,始终是他行事的准则。

2018年,怀着对家乡更深沉的责任感,赵发荣发起成立了银川庆阳商会,并当选会长。他积极奔走于宁夏与庆阳之间,为两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穿针引线,搭建合作之桥。2019年,赵发荣带领银川甘肃庆阳商会会员企业参加庆阳市2019年“春风行动”暨省内外用工企业大型招聘会,积极搭建高效服务平台,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量。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组织商会会员企业捐资30多万元,免费为庆阳4000名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捐款捐物10多万元,助力正宁县永正镇佛堂村加快发展;为镇原县甄沟小学捐赠价值1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庆阳捐赠了40多万元的疫情防控物资……

“只要能力所及,我都会尽力帮助。这是本分,也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这便是赵发荣最质朴的反哺之心。

▲赵发荣(左)在奇点汇能储能电站了解情况。

从子午岭的黄土窑洞起步,到业务遍及海内外;从一名普通送水工,到产值过亿的企业掌舵人——赵发荣用豪爽、重情义、讲诚信,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创业传奇。

如今的他,工作之余在银川的院子里栽树种菜养花,享受田园之乐。思乡时,便轻装简行,自驾或乘高铁回到庆阳,走一走,看一看。

“前十年回来,多半是为了看人;后十年回来,更多是看物。”他说,每一次归来,生活中的困惑、工作中的难题,似乎都能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找到答案。

如今的赵发荣已年过花甲,他用半生时光诠释了何为坚守,何为反哺。而那孔见证他青春与奋斗的窑洞,依然静静伫立在子午岭的山脉下,诉说着一个游子与故乡永不割舍的血脉情缘。

(作者:路世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走南闯北庆阳人】赵发荣:半生沉浮系消防 愿守宇内瑞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