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世界十大斜拉桥四座“二航造”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隋业辉 周璇

9月9日,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江苏常泰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由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参建。今年是中交二航局成立75周年,该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永涛介绍,世界十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跨海大桥,分别有4座、5座、6座桥梁为“二航造”。

横连深山峡谷,跨越江河湖海,众多“世界第一桥”,不仅展现湖北企业在建桥领域的非凡实力,也见证着中国和湖北发展的非凡岁月,成为“中国制造”的生动代言。

站在岸边,一座公铁双层大桥飞跨江苏常州和泰州。长江中下游宽阔的江面,造就了常泰长江大桥多项世界级荣光。该桥由一座钢桁梁斜拉桥、两座钢桁拱桥和一座非通航孔钢桁梁桥组成,工程规模巨大,成为中国桥梁建造中的一项标志性工程。主航道桥采用主跨1208米钢桁梁斜拉桥,是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专用航道桥采用主跨388米双层钢桁拱桥,为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拱桥。南北两座“钻石型”桥塔高耸入云,高达350米。

“大桥项目规模庞大、体系复杂、结构多样,多个世界之最的实现,在于不断创新突破。”中交二航局项目部负责人种爱秀介绍,建桥就像搭积木,全桥共有91个大节段,悬臂最大吊重超过1700吨,传统吊机根本吊不动。

为此,由中交二航局研发的1800吨级全球最大吨位桥面吊机投入大桥建设,不仅“力气大”,最大起升高度可达80米,相当于一次性将1400台小轿车提升至25层楼的高度。它还“很聪明”,能实时监控施工状态,并可远程管理与调控,提升吊装性能60%以上。

纵览大桥施工全程,鄂产新装备、新材料层出不穷。在沉井施工中,中交二航局研制的智能气举、气水混合冲射、水下定点取土机器人“埋头苦干”,用智能化装备破解江底黏土层、砂质胶结层和盲区破土难题。在主塔施工中,该局研发了部品钢筋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具备14天养护功能的新型智能液压爬模、世界上首台超万吨米级智能化塔吊和基于北斗定位钢塔辅助吊装引导系统,极大提高钢混组合索塔工业化建造水平,施工效率提高50%以上。

“以安全监测、智能装备、项目管理、施工工艺为出发点,依托5G、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项目实现了对常泰长江大桥建设全过程的可知、可测、可控。”中交二航局项目部总工程师康学云说。

作为中国建桥梦之队,中交二航局先后建造300多座大型桥梁。“从中标桥梁的体量、位置看,均为深水、大跨等高难度桥梁,这也倒逼我们全面提升科技引领、智能建造能力。”中交二航局相关负责人说,桥梁建造方式已经从传统人力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

建桥密度屡被刷新。目前,中交二航局同时在建10座世界第一桥、10座跨长江大桥、5座跨度超1500米的大桥。今年,该局将有8座大桥建成。

建桥纪录屡被打破。如今,世界上跨度超过2000米的3座大桥,2座在中国,均为“二航造”。正在施工的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拥有六项“世界之最”和六项“世界首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世界十大斜拉桥四座“二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