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天纵、实习生陆颖)“十四五”期间,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24年达3087亿元。今年上半年,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票额3542.47亿元、同比增长14.7%,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十。
武汉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六个“新”。
基础设施提供新支撑——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40个,实现5G-A网络规模覆盖;高性能算力超过5000P,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汇聚省内13个市州400项算力产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总里程3487公里,位居全国第一。
产业体系实现新跃升——建成300条数字化生产线,获批5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建成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和华中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上半年推动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工业母机等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 核心领域释放新活力——打造全国面积最大、场景最丰富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202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4045亿元,同比增长8%;软件产业实现收入3530亿元,近三年增速保持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一;数字要素驱动业开票额同比增长40.5%。
新兴行业开辟新赛道——聚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000余家,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入选全国首批AI产业园;东湖高新区成为全国首个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
龙头牵引积蓄新动能——推动长飞先进武汉基地、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华为大模型训推一体中心、科大讯飞小雅科技总部等项目签约落户。涌现智能汽车AI芯片、国产数据库、交互式AI、电竞、智能时序数据等5个领域全国上市“第一股”,上半年启动16只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基金,总规模达280亿元。
产业发展构建新生态——密集出台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专项扶持政策,实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武汉数字人才实训基地,每年各类培训覆盖超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