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七夕非遗文化元素融入街头艺术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关前裕 通讯员齐荣蓉)随着七夕佳节临近,素有“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美誉的湖北省郧西县,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行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深度融合。街头巷尾的树洞上,一幅幅“七夕主题树洞画”悄然亮相,化身为城市中流动的文化窗口,赋予这座千年古城独特的节日浪漫与文化温度。
在天河穿城而过的郧西,牛郎织女的传说早已融入城市肌理。今年七夕,当地文旅部门创新节庆表达方式,邀请艺术创作者以城市行道树上的树洞为“画布”,将七夕非遗文化元素巧妙融入街头艺术之中。原本因风雨侵蚀、虫害形成的斑驳树洞,如今化身为一幅幅富有情感和故事的画面,成为节日里一道道温暖人心的风景线。
在天河广场、七夕大道等地,市民和游客不难发现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心动”:一只小松鼠捧着金黄的“巧果”,仿佛在传递七夕的甜蜜;喜鹊衔着金钗石,再现“鹊桥相会”的动人场景;更有牛郎织女在年轮间遥遥相望,将传说定格于现实。这些画作不仅修复了树洞的“伤口”,更以细腻的笔触,将“请七姐”“晒巧果”“织云锦”等七夕习俗融入生活场景,让非遗文化可看、可感、可亲。
“树洞画不是孤立的艺术创作,而是郧西七夕文化长河中的朵朵浪花。”郧西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树洞画创作以“七夕”为主题,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城市空间的温柔“疗愈”。通过艺术手法,让厚重的非遗文化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流淌,让七夕的浪漫气息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据悉,首批七夕主题树洞画已基本完成,分布在县城多个核心区域。随着节日临近,郧西还将陆续推出七夕民俗展演、非遗体验工坊、天河夜游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七夕节庆内涵,打造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