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昂首致军礼 信仰如炬铸民族忠魂

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迹 柯皓 薛婷 倪娜 魏铼 任勇 赵恒 陈少哲 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时光奔流不息,硝烟早已散尽,荆楚大地仍有抗战老兵在岁月里守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追寻着胜利的回响,走进寻常巷陌,探访那些不平凡的身影。

镜头拉近,时光仿佛瞬间折叠。他们布满沟壑的面容,是战争刻下的深刻印记;凝望的目光,沉淀着战火淬炼的精神。八十年前的烽火与当下的平和,在此刻重叠。

105岁的邹崇芬依然清晰记得,“日寇投降”的消息传来时,整个连队瞬间沸腾,大家抱在一起又哭又笑,泪水里全是胜利的狂喜;

97岁的张克,15岁那年瞒着家人,在深夜徒步二十多里踏上参军路。从敌后哨兵成长为战地军医,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96岁的张立忠伸出枯瘦的手指,细数自己的三重身份:卫生员、宣传员、战斗员。一个指头对应一段烽火岁月,每一个身份都浸透着硝烟的味道;

95岁的丁邦安,这位当年的“娃娃兵”,纵然岁月模糊了许多记忆,拼刺刀的要诀却已刻入骨髓。话音未落,老人猛地起身比画:左腿弓,右腿蹬,双眼圆睁——霎时间,仿佛重返热血洒山河的抗敌战场。

八十年风霜流转,昔日枪林弹雨中冲锋的勇士,已化作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或许耳力渐衰,步履蹒跚,言语也变得迟缓;脊背或许被数十年岁月悄悄压弯,但民族存亡之际挺立的铮铮风骨从未弯折;记忆的河流或许日渐模糊,但融入血脉的勇敢从未褪色。那沙哑的嗓音里、布满印记的身体中,沉淀着永不磨灭的家国情怀,流淌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采访时,这些平均年龄近百岁的老人,用布满褶皱的手郑重敬军礼,以颤抖却坚定的声音讲述烽火岁月。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是撑起家国山河的钢铁脊梁——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战老兵。

每一位老兵,都是一部鲜活的抗战史;每一段回忆,都饱含着热血与温度。

八十年后的今日,凝视这些布满风霜的面孔,我们当铭记:铭记那被硝烟熏哑的嗓音,铭记那被子弹刻下的印记,更铭记那八十年未改的赤诚。他们是“家国”二字最厚重的注脚。

仰望他们,方知和平之重;记住他们,方能让那精神的火种永远照亮前路!

张立忠

1929年生,祖籍山西晋城。1944年2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服役期间,长期从事医疗工作,以“卫生员”“战斗员”“宣传员”的多重身份见证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新生。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历经数十次战斗,是因战六级伤残军人。

我常想到牺牲的战友们,他们没能看到新中国。希望青年们要替他们好好活着,把吃苦耐劳、爱国奉献的精神传下去,这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徐友白

1924年生,祖籍江苏阜宁。20岁参加新四军,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历经大大小小76次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徐友白双腿严重冻伤,被评定为因战七级伤残。他所在的第39军116师,被誉为志愿军头号王牌师。

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怕过谁。当年那么难都熬过来了,现在年轻人遇着啥难处,也别退缩。咬紧牙往前跑,日子总会越来越好。

张志毅

1927年生,祖籍河北宁晋。抗战期间,张志毅一家成为村里的“抗战堡垒户”,她12岁就当起“小交通员”,15岁担任村妇救会主任,办学习班宣传抗战理念,组织妇女挖地道、做军鞋、造手榴弹,支援前线。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们也曾是青年,为保卫祖国河山解放万千同胞付出努力和牺牲。如今国家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幸福,年轻人要一起加油干!

孙维芝

1930年生,祖籍河北大城。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参加当地妇救会,开始为党组织传递情报、开展发动群众工作。1949年9月至1955年2月,任河北大城妇救会主任。

现在不用扛枪打仗了,但要把本事学扎实,无论是搞科研、做学问,还是干小生意,把自己的事做好,国家就有力量。

邹崇芬

1920年生,祖籍湖北汉川。1938年,考入黄埔军校15期泸州本校独立第一大队,专业防化科,成为我国首批防毒专业军官。1940年4月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负责培训团、营级防毒军官、消毒人员。从武汉会战到抗战胜利,一直在部队服役。解放后,邹崇芬积极参加新中国建设。

过去是“保家卫国”,现在是“强国有我”,希望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坚定信念,珍惜生活,珍爱和平。

丁邦安

1930年生,祖籍湖北宜城。1944年成为一名抗战娃娃兵。1948年所在部队起义,他在解放战争中多次立下战功。1950年,丁邦安赴朝参战,在长津湖战役等多个战役战斗中,历经生死考验,多次立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现在我们国家建设得这么好,人民过得这么幸福,我们过去流点血、吃点苦,值得!

王成建

1927年生,祖籍湖北安陆。1942年,15岁的王成建服役于京安应指挥部,任吴天成的警卫员,至1945年一直在安陆地区参加敌后游击武装斗争,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1946年掩护主力部队中原突围,随后复员回乡。

现在生活好了,我们还是要牢记抗日战争那段历史,勿忘国耻,珍视和平。

张克

1928年生,祖籍河北雄县。15岁参加八路军,成为一名游击队员,负责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照看伤员。后随军在手术队中担任护士,1945年,不到18岁的张克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到保定和青岛学医,正式成为一名军医。随后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救死扶伤,立下赫赫战功。

现在条件好了,年轻人更要有骨气,别怕难、别怕苦,跟着共产党好好干,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左顺

1927年生,祖籍黑龙江齐齐哈尔。1945年投身革命,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2月,作为铁道兵团的一名铁道兵,他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在朝鲜的3年里,他担任铁道部队的卫生员,战斗中不幸受伤,被评定为七级伤残。

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希望你们能好好努力、认真学习!

万众一

1930年生,祖籍湖北应城。1939年,年仅9岁的万众一跟着李先念参加革命,加入抗日儿童团。名字也是李先念改的,寓意“万众一心打日本,万众一心为人民”。15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承担电报收发工作,先后参与了中原突围、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握紧接力棒,走我们没走过的路!火种在你们血脉里燃烧,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戴泽春

1928年生,祖籍湖北安陆。早年入伍,参加抗战。1946年参加中原突围,后回到地方。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年轻人要继续坚持奋斗,珍惜幸福果实。

张建堂

1928年生,祖籍湖北汉川。1942年参加襄南游击队,主要在汉川、天门等地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在抗战中,从事交通员和后勤工作,后跟随队伍参与组织农民运动等。战争结束后,响应党的号召,拿起锄头种地,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新家园。

孩子们,你们生长在和平美好的年代,这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希望你们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昂首致军礼 信仰如炬铸民族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