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高速“零开挖” 隧道藏青山 穿山不伤林省下200个篮球场的绿地

房五高速草池坪隧道采用“零开挖”进洞。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灿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戴辉、张灿、通讯员申思然)5月12日,在秭归县水田坝乡,山谷泼绿、翠鸟鸣啾,两个隧道洞口掩映在绿水青山中,几乎看不到开挖的痕迹,这是正在修建的房(县)五(峰)高速公路草池坪隧道。

隧道是如何“藏”进青山中的?“以前按传统隧道施工,先要大开大挖,以方便隧道进洞施工,现在不一样了。”一标项目总工邹伟讲起一个故事。去年7月,他们准备施工进洞时,湖北交投神宜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勇指着拟挖的洞口上方三棵大树说:“如果砍掉,就罚你们的款。”

践行绿色建造理念,施工队因地制宜,决定采用“零开挖”建设。此举不仅能降低隧道洞口安全风险,还能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以前修高速公路,施工单位为缩短建设时间,普遍采取大断面开挖山体的方式,建成后给隧道四周留下“疤痕”。随着湖北高速公路建设往山区转移,如何统筹保护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建设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零开挖”建设应运而生。

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房五高速全长256公里,它串起世界级旅游走廊——长江三峡与清江,以及神农架与武陵山。房五高速兴长段首次在全线应用“零开挖”建设新理念。

做到“零开挖”进洞并不容易。邹伟称,为不破坏上方的三四亩林地,项目部小心翼翼施工,将洞口外移,在峡谷下方修建一个2500米长的施工平台,为此多花了3个月工期。

不仅正洞做到“零开挖”,全长7.6公里的草池坪隧道在打斜井时,也没破坏植被。

“零开挖”是如何做到的?神宜建设公司严格按照“一洞一方案”要求,优化洞口设计,参建各方根据现场实际地质、地形,按照“零开挖、早进晚出”原则,加密洞口横断面测量,放样标注洞口轮廓线,精细化确定进洞桩号,将仰坡高度尽量控制在3米范围内。“这不仅提高了洞口安全系数,还有效降低了边坡、仰坡发生坍塌的风险。”罗勇说。

目前,湖北省在建最长公路隧道——佛照山隧道也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该隧道出口采用斜交套拱进洞,精细化确定套拱尺寸,隧道边仰坡实现了“零开挖”,减少开挖126立方米,节约用地约6亩,降低洞口安全风险,实现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

据统计,目前房五高速兴山至长阳段,10座隧道实现“零开挖”进洞,保护山林120多亩,相当于省下200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高速“零开挖” 隧道藏青山 穿山不伤林省下200个篮球场的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