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的上海消防平安文化建设交流分享活动举行,以别开生面的形式为市民带来一场深耕消防科普、厚植平安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消防科普是连接专业知识与公众认知的桥梁,对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科学素养、增强全社会抵御火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上海消防救援部门通过举办各类消防科普讲解大赛、开展消防科普讲解展播等活动,不仅为消防科普工作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催生出一批优秀消防科普作品,也培养出众多基层优秀的消防科普讲解员。
活动现场,首届上海市消防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上海市宝山区消防救援局的消防员马俊涛通过三个扣人心弦的实验,演示了日常生活中消毒凝胶、杀虫喷雾剂的潜在危险,以及粉尘爆炸的原理。
作为上海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上海消防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超过10万人次。博物馆的讲解员徐敏介绍,这座集历史传承、科技体验与教育互动于一体的博物馆,正吸引越来越多市民主动走进来、学起来、传开来。
消防科普,自然离不开千千万万的消防志愿者。在消防志愿者刘经捷看来,“消防志愿服务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她是社区阿姨主动清理楼道杂物的身影, 是学校老师反复强调别玩火的叮咛,是每一位普通人愿意花十分钟学习灭火器的防患于未然。”
人人参与消防不仅体现在科普学习中,也体现在全社会共识的凝聚上。近年来,上海消防救援部门牵头组建了“消防公益宣传大联盟”,汇聚各类媒体、头部企业、公益组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作为扎根上海、服务公共出行的企业,哈啰单车日均千万级的使用量,以及覆盖社区、商圈、校园、厂区等全场景的优势,与消防安全宣传需求高度契合。在对单车开关锁语音系统进行“消防升级”,植入接地气的消防安全内容后,用户可在开关锁时听到相关消防安全提示。
上海市消防救援局局长梁云红表示,新时代的消防宣传要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从“单向说教”转化为全民可感的文化体验,将消防安全知识深度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只有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发挥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介的矩阵效应,不断扩大消防平安文化的传播圈与朋友圈,才能真正实现消防安全的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