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新征程上看应急丨“ 技术赋能,保障应急物资全程高效调度”——济南应急物资储备基地的智能蝶变

海报新闻记者 朱晓冲 济南报道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引下,一座集智能化、标准化、协同化于一体的应急物资保障枢纽在济南拔地而起。济南市应急物资储备基地于2024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全省首个由应急管理部门投资管理的综合性智能化储备基地,它不仅标志着济南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迈入新阶段,更成为新征程上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日,2025年“新征程上看应急”网评引导活动采访团走进这座现代化基地,探寻其如何为省会都市圈筑牢安全防线。

高标准建设打底,夯实应急保障根基

走进基地,1.6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储空间令人瞩目。济南市应急管理技术服务中心应急物资管理部副部长王刚介绍,“基地占地30余亩,库区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我们以高标准建设为起点,就是要从根本上提升应急物资承储和调运能力。” 王刚告诉记者,目前,基地部分库区正在进行提升改造,计划完成帐篷、棉被、折叠床等20类36万余件市级生活类救灾物资的储备任务,可满足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的物资保障需求。值得关注的是,基地在建设初期便前瞻性预留了直升机停机坪,为应急物资空中快速运输提供了硬件支撑,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智能化升级赋能,激活高效运转引擎

在基地一楼密集存储区,AGV无人叉车忙碌的身影勾勒出智能化管理的图景。“这里实现了从物资入库、定位到调取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效率较传统仓储提升数倍。”王刚表示,作为山东省应急物资仓库智慧化改造试点,基地全面推进智能化升级,已实现供应商管理、库位管理、环境监控等全流程信息化管控。

依托山东省救灾和物资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基地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应急物资储备位置、数量、质量“三个清楚”。同时,基地从物资包装、存储单元、信息载体三个维度推进标准化建设,有效简化了物流流程,降低了货损货差,让应急物资管理更精细、更高效。尽管现场部分设备正处于升级改造阶段,无法进行实操演示,但从智能化系统的实时数据中,仍能清晰感受到科技为应急管理带来的变革。

高效协同聚力,构建全域保障体系

应急保障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专业队伍和协同机制的支撑。基地组建了三支核心管理队伍:以党建为引领、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管理队伍;隶属于消防市中大队的应急救援消防队伍;以及由信息化、特种设备操作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维保队伍,三支队伍各司其职、无缝衔接。

在部门联动方面,基地与消防部门密切协作,15人消防队伍常驻基地,承担24小时应急值守、日常巡检和紧急调运等任务。制度建设上,与国储部门开展战略合作,引入先进管理标准,制定了《济南市应急物资保障办法》等多项制度规范,让物资保管、出入库调拨等环节有章可循。通过“智能化管理 + 专业化队伍 + 标准化体系”的融合模式,基地实现了应急物资“保质、保量、保安全、保急需”的目标。

如今,这座现代化基地不仅承担着市级应急物资的存储管理任务,更肩负着指导区县储备库建设、统筹全市应急物资信息化管理的职责。从高标准建设到智能化升级,从专业队伍打造到协同机制完善,济南应急物资储备基地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新征程上,济南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将持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和省会都市圈安全稳定提供坚实支撑,书写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崭新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新征程上看应急丨“ 技术赋能,保障应急物资全程高效调度”——济南应急物资储备基地的智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