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昱昊)“难忘妈妈哺育的情,难忘警官教导的话,高墙外的白云,请你为我带句话,带给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悔不该!悔不该!让你愁绪牵肠挂肚,我们一定重新启航。”一首《高墙外的白云》——由服刑人员自编自演的歌曲——唱出了服刑人员的心声,唱响了他们的梦想,歌声与掌声回荡在长林监狱上空。
11月5日,沙洋长林监狱开展“浸润书香 筑梦启航”统一开放日暨书香文化进监狱成果展演活动,沙洋县人大、政协、政府机关,蔡甸、荆州、钟祥等地方司法局,监狱执法监督员等社会各界代表20余人与90名服刑人员家属共赴“高墙之约”,在沉浸式体验中见证监狱规范执法的严谨底色、文化育人的深层成效与亲情帮教的暖心力量。
“浸润书香 筑梦启航”统一开放日暨书香文化进监狱成果展演活动现场。李绅摄
规范执法:规范为要 细节里显温度
“开放不是‘亮家底’,而是以透明促规范、以监督强质效的法治自觉。”随着讲解员的引导,嘉宾与亲属代表走进劳动改造现场、监舍生活区、书香阅览室与罪犯食堂,一场“于细节处见真章”的执法监督逐步展开。秩序井然的劳动车间,工位标识清晰、操作规范醒目,既严守安全生产底线,更融入技能培育导向;干净明亮的监舍楼内,“豆腐块”被褥棱角分明,个人物品整齐摆放,墙面的“感动中国人物”专栏与“狱务公开”中积极改造分子公示点缀相映,让刚性管理中透着温情鼓励;罪犯食堂内,食材新鲜、品种丰富、荤素搭配,食品安全与人文关怀形成闭环。
亲属代表走进劳动改造现场、监舍生活区、书香阅览室与罪犯食堂现场。李绅摄
从劳动改造的“技术赋能”到生活管理的“习惯养成”,从安全保障的“无缝衔接”到权益保障的“阳光透明”,嘉宾们在驻足询问中感知执法的严谨,在细节观察中体会管理的温度。“我们看到了现代化的监区环境让我们倍感安心。我也深刻感受到了监狱的人性化管理和干警的无私奉献,这让我和家人充满了希望”,在该狱“开门评查”座谈会上,一位服刑人员家属代表说道。
书香润心:文化为钥 开启新生之门
规范执法是改造的“筋骨”,文化浸润则是滋养新生的“血脉”。在书香阅览室中,书法作品《境由心造》笔力沉雄、读书笔记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悟奋斗意义”的批注字字恳切、非遗竹编作品中充满着匠心与创意,“文化改造”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心灵蜕变。
成果展演环节更是文化育人成效的集中绽放。获评“积极改造分子”的服刑人员身披绶带,接过荣誉证书时眼中的泪光,是对正向激励的珍视,更是对新生的渴求;服刑人员自编自演的歌曲《高墙外的白云》、诗朗诵《我相信》、相声《我要学文化》等节目,将对亲情的愧疚、对社会的感恩、对学习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融入表演,传递着“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决心;由百名服刑人员组成的队列方阵步伐坚定有力、歌声嘹亮动人,展现着向善向好的信心,台下掌声雷动,不少家属悄然拭泪。
“我们以‘书香文化进监狱’为载体,让经典滋养心灵、让艺术陶冶情操,就是要打破‘高墙隔绝’的精神桎梏,帮他们重建精神家园。”该狱党委副书记、政委万齐军介绍,从“要我改造”到“我要改造”的转变,正是文化育人的核心价值所在。
亲情聚力:帮教联动 筑牢回归根基
改造之路绝非独行,亲情与社会的支撑是最坚实的后盾。在联合帮教环节,没有冰冷的隔阂,只有跨越高墙的温情相拥——隔辈亲的祖孙俩亲密游戏,许久未见的母子含泪相拥,夫妻互诉思念,每一个画面都承载着“爱与等待”的力量。
该狱还搭建“多维帮教平台”:律师现场为服刑人员及家属提供法律咨询,解决法律疑问;包教民警向家属细致介绍服刑人员的改造进展,共同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服刑指导中心的民警为服刑人员及家属提供咨询,解开心结……这些充满温度的举措,让服刑人员真切感受到“从未被放弃”的温暖。
沙洋县政协副主席陈军在活动结束后感慨道:“活动很精彩、很感人,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改造氛围让我对监狱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我们政协要更多地关注监狱提案,双向奔赴,共同促进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
该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李志刚表示,监狱将持续深化“书香文化进监狱”活动,以湖北监狱积极构建“刑期当学习”读书改造机制为契机,引导罪犯多读书、善读书、做好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同时积极推动监地共建,与荆门市司法局探索建设“阳光起航”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实现刑释人员融入社会“软着陆”,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切实保障“五项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