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宣恩:“上门+进村”双轨服务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朱长春)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市场主体的政策引领下,宣恩县长潭河市场监督管理所创新推行“上门办理+进村指导”双轨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乡村需求,将优化营商环境与助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为山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面对山区群众“办事远、流程繁”的难题,该所由“被动审批”向“主动服务”转变。在会口村,工作人员翻山越岭,将办证服务送到农户家中,通过预约对接、全程指导,实现“咨询—填表—领证”一站式办结,让群众足不出户完成市场主体登记。

与此同时,在马虎坪村创新推行“教学+实践”融合模式。工作人员在办理营业执照的同时,系统指导村干部掌握材料审核、信息录入等全流程操作,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这种以办带训、实战教学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基层市场登记业务办理质效,更为乡村留下可持续的服务力量。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村民已形成特色种养殖规模,却因交通不便、手续不熟而缺乏市场主体身份。”该所所长龙松屏表示,“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登记难题,更要帮助乡村建立自主服务能力,这正是落实培育市场主体政策的具体实践。”

通过精准施策,该所打出差异化服务“组合拳”:对会口村实行“预约上门、现场办结”的移动服务;对马虎坪村采取“业务传授、能力建设”的培育模式。这种双轨并行机制,既解了群众“燃眉之急”,又夯实了村级服务基础。

目前,通过“上门+进村”服务模式,已成功为6户因各种原因迟迟无法办理营业执照的村民办理营业执照,助力蜂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获得市场“通行证”,实现了从“产品”到“商品”的关键跨越。

从“群众跑腿”到“服务上门”,宣恩县长潭河市场监管所的创新实践只是“十四五”时期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下一步,该所将在全乡推广这一服务模式,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乡土特色产业通过市场认可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果,用实际行动为市场主体增添更多获得感与满意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宣恩:“上门+进村”双轨服务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