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从“农交”之窗感悟荆楚“三农”澎湃动能

宁夏的盐池滩羊、黑龙江的有机富硒大米……10月19日落幕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展现出我国乡村产业的蓬勃生机。这场在天津举办的农业盛会,以超10万平方米的展陈规模,汇聚了4000余家参展商、2.5万余种农产品,成为观察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成效的重要窗口。

农交会既是农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巡礼,也是各地“名特优新”农产品同台竞技的大舞台。湖北展团携83家农业企业、千余种“荆楚优品”惊艳亮相,一个个荆楚特色农产品备受好评。从秭归“七橙”到久煮不改其翠的科技皱叶菜,从茶香悠长的荆楚好茶到运用基因技术培育的创新产品,集中展现了湖北现代农业发展的澎湃动能与丰硕成果。

“链”上发力,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共赢”。本届农交会上,湖北展区重点展示的十大特色农业产业链成果引人注目。作为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十大产业链正推动产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群发展转变。以小龙虾产业为例,去年全省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106万亩,年产量143.7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841亿元,真正实现了“一只虾带活一座城”。在江夏展区,鳜鱼产业作为当地“头号工程”重点推介,43.5万亩养殖水面里,鳜鱼肥、莲藕香,特色水产成了农民增收的“金疙瘩”,有力带动农户增收。通过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我们看到农业正在成为更有奔头的产业。

“技”高一筹,变“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湖北是科技大省、农业大省,科技创新正为湖北农业注入强劲动能。农交会上备受瞩目的万连青皱叶菜,其维生素C含量达猕猴桃的2.5倍,展现出科技农产品的独特优势。科技赋能农业,在湖北展区处处可见,“华墨香3号”全谷黑米、“扶麦368”高产小麦等新品种琳琅满目;在新质生产力展区,“无肌间刺武昌鱼”、水稻重组人血清蛋白技术、黑水虻转化有机固废技术、“北斗+”智能农机自动驾驶平台……一批新质生产力成果展台人气满满。从智慧种植到精准养殖,从基因编辑到数字管理,科技创新有力推动湖北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牌”亮家底,变“养在深闺”为“名扬四海”。品牌是农产品实现价值跃升的核心动力。“秭归脐橙”通过挖掘屈原文化底蕴,打造“七橙”品牌故事,从普通水果变身文化IP;江夏光明茶凭借半个世纪的匠心坚守,成为采购商争相洽谈的香饽饽。如今,湖北已有19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11个品牌纳入农业农村部精品培育计划,5个品牌入驻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湖北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通过擦亮农业品牌“金字招牌”,让更多“土字号”“乡字号”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实现从“论斤卖”到“论个卖”的价值提升,荆楚味道正香飘四海。

津门风光正好,荆楚韵味正浓。农交会虽已落幕,但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依旧铿锵有力,当前全省正加快以全产业链思维重塑农业格局,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注入更加澎湃的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代梅(“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从“农交”之窗感悟荆楚“三农”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