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匡柏学、张泽牧、通讯员王全继、贺良丽)22万亩青山“入股”国企,沉睡的森林资源正被唤醒。近日,省林业局批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展“国有林业资源资产以股权形式注入国有企业”改革试点,标志着该县在落实全省大财政体系建设,推动“资源—资产—资本—效益”良性循环上迈出实质性一步。这也是全省五大典型改革模式之一,旨在为破解“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这一命题,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五峰经验”。
此次试点以壶瓶山、北风垭、大花坪3家国有林场为重点,系统推进约22万亩森林资源的清查、确权与价值评估。在完成资产确值核算后,这些森林资源将以股权形式统一注入县属国企——五峰长森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企业统筹开展林下经济、林业碳汇、储备林和森林旅游等多元化经营,推动林业从“种树卖木”向全产业链发展跃升。
作为全省森林资源资产盘活改革5个试点县之一,五峰今年6月制定出台《森林资源资产盘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将坚持“资源有价、股权清晰”,重点破解森林资源资产在权属界定、价值评估、收益分配等方面的难题,同步建立风险防控与容错机制,确保生态安全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