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张家玉/文图
自2025年春季推行“惠济模式”以来,二七区外国语小学食堂在食品安全、餐饮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赢得师生家长一致好评。
源头管控,筑牢安全防线
学校依托“二七校园食安”数字化平台,实现了采购全过程的透明化、可溯化。该平台由区教育局直接监管,汇聚了众多优质供应商,确保了食材品类丰富、品质可靠。通过每周提前报备食谱、每两周供应商报价的优化流程,食材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尤为关键的是严格的验收机制:每日清晨,校领导与食堂库管共同在场,对照平台生成的二维码小票,逐一核验食材的检验报告、供应商资质等信息,每日验收食材均拍照留存。这一举措从源头上堵住了监管漏洞,确保了进入食堂的每一份食材都安全、优质。
智慧监管,构建追溯体系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对于蔬菜、水果、肉类等不易贮存的食材,要求供应商每天配送,并在配送当日通过“二七校园食安”平台上传肉类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蔬菜农残检测报告等相关文件,确保食材新鲜、源头可溯。
在监管层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形成“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常态化机制,并凝聚起部门联动、协同发力的监管合力。学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校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定期督查;教育部门履行行业主管责任,定期组织检查;市场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不定期突击检查。多方紧密协作,共同构筑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的规范化管理格局。
规范运营,提升服务品质
创新推行家长就业政策,现有员工中家长占比达15%。所有员工持健康证上岗,并接受每学期不低于40学时的常态化培训与月度“豫食考核”测试,专业素养与安全意识持续强化,师生对食堂服务的满意度达96%以上。
创新采用资金监管模式,学生餐费通过小程序直接缴入教育局与平台公司的共管账户,支出经由供应商、学校、教育局、平台公司多方核对确认后由银行支付,学校不经手资金,确保了餐费专款专用,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让家长更加放心。
持续优化,共创美好“食”光
展望未来,学校食堂将不断完善食堂管理,继续优化采购流程,提升智能化水平,营造更优就餐环境;同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饮食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健康基础。
在上级领导的持续关怀与指导下,在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食堂必将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安全、营养的餐饮保障,真正做到让学生吃得开心、家长安心、社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