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武汉香炉山站成为中欧(亚)班列第二始发站 与吴家山站形成“双车站发送”新格局

香炉山站成为湖北第二个中欧(亚)班列始发站。 (受访者供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戴辉、通讯员潘钧)8月14日,一列从武汉香炉山站发出的中亚班列进入哈萨克斯坦,这51个40英尺集装箱的货物为汽车散件,从安徽安庆经长江到达武汉,然后无缝衔接在码头铁路专用线直接装车发运,水转铁到中亚班列上。

站台上,武汉CSP码头负责人与海关关员相视而笑——这趟首次采用“直接报关、无需中转、一票出海”铁水联运模式的班列成功开行,标志着香炉山站正式成为湖北第二中欧(亚)班列始发站。这座曾寂寂无名的四等小站,如今成为湖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香炉山站,位于武汉阳逻国际港腹地,最初仅是华能阳逻电厂的配套工业站。为满足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需求,原阳逻电厂专用线进行改造与扩展,最终形成武汉北至黄州的武黄铁路。香炉山站成为武黄铁路上的货运站点,因其长期承担着单一的电厂煤炭运输任务,仅被列为四等小站。

香炉山站紧临长江,上承国铁枢纽武汉北编组站,下接阳逻电厂及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一期、二期码头,西接京九铁路黄州站,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与铁路网络交会之处,区位优势明显。但在8月之前,通过长江航道集结武汉出口中亚、欧洲的货物面临着一个瓶颈——必须短驳中转至60公里外的吴家山站发运,不仅增加运输费用,还要中转2天至3天。

8月6日,香炉山站的首趟直发中亚班列,开创了湖北国际贸易物流的新模式。这趟编号75192次的列车装载着湖北生产的汽车散件,51个集装箱在香炉山站完成“一站式”通关后,直达哈萨克斯坦。“直接报关、一票出海”的铁水联运模式背后,是多部门协作的制度创新。武汉新港海关推出提前申报、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实现货物秒放行。武汉CSP码头的智能装卸系统实现货物从码头上岸到铁路装车的无缝衔接。湖北铁路集团轨道运营有限公司积极协调武汉局集团公司调配充足运力资源,确保班列准时高效发车、安全运行。

香炉山站升级为始发站,最直接的效益体现在时间和成本的双重压缩上。与之前必须中转吴家山站的模式相比,如今货物在香炉山站可实现运输时间缩短2天左右,综合成本降低约15%。此次首发的汽车零部件班列,从生产到交付中亚客户的时间大幅压缩,运能的持续释放将为湖北外贸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物流通道。

香炉山站升级为始发站,标志着武汉正式形成中欧、中亚班列“双车站发送”新格局,它与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吴家山火车站形成“双核驱动”,改变了湖北过去仅有一个班列始发站的局面。这一布局优化了区域物流网络——吴家山站主要服务鄂西、鄂北地区,而香炉山站则重点辐射鄂东、鄂南及周边省份,大大扩展了中欧、中亚班列的服务覆盖范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过文俊认为,这对于武汉枢纽建设而言,无疑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一方面强化了武汉作为中部物流枢纽的地位,另一方面为湖北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武汉香炉山站成为中欧(亚)班列第二始发站 与吴家山站形成“双车站发送”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