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见习记者唐雪舟、通讯员陈薇)8月16至17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音乐剧《最后一颗子弹》在武汉琴台大剧院首演。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这部由武汉歌舞剧院和湖北省文化活动策划中心联合出品和创作的音乐剧讲述了22岁的抗日英雄陈怀民将生命化作“最后一颗子弹”撞向敌机、壮烈殉国的故事,展现了烽火岁月中的儿女情长与家国信念。
“号外!号外!”演出一开始,报童急促的声音瞬间将观众拉入抗日战争那个硝烟密布的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剧中相继展现了陈怀民英勇的一生。剧中不仅细腻刻画了他与父母和妹妹的深厚亲情、与恋人王璐璐纯真炽热的爱情,还展现了陈怀民在笕桥中央航空学校与同学共同学习、并肩作战的豪情壮志。舞台上,巨幅的航空学校校训从一侧缓缓推出:“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最终,年轻的陈怀民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这句校训,一寸不退,用血肉化作前进的子弹。
看到这,现场观众掌声雷动,无不为此感到震撼。
配合剧情,剧中音乐推动着情感浪潮层层递进。演员们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慷慨激昂,将饱含深情与希冀的旋律送达观众心底;斗志昂扬且充满力量感的舞蹈,传递出中国空军坚毅果敢、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整部作品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强敌入侵面前万众一心、全民抗战的钢铁意志与不屈勇气。
演出当天,陈怀民的后人陈德也来到现场,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演出。陈德是陈怀民的侄子,在陈怀民去世后被过继给陈怀民,他从小就听着叔父的英雄事迹长大,且专门创作了歌曲《天魂》来表达对陈怀民的缅怀。演出结束后,陈德说:“如果没有抗战的所有民族英雄,包括陈怀民在内,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民族英雄。”
作为我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打造的剧目之一,音乐剧《最后一颗子弹》让以身殉国的凛然壮举穿越时空壁垒,让脊梁不折的民族气魄在现场观众的心中激荡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