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实习生向可欣 通讯员张萍
仙桃市67岁的刘婆婆(化名),头昏头痛难忍,赶到湖北脑血管病医院检查,发现脑中长了一个动脉瘤,而这已是她第三次遭遇动脉瘤的威胁 ,既往两次手术史,意味着此次更复杂的颅内粘连、更脆弱的血管壁、更高的手术风险,所幸湖北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外科刘仁忠教授团队精准“拆弹”,7月1日,极目新闻记者从医院获悉,刘婆婆不仅在术后随即清醒,而且次日就能下地行走了,现在已经出院了。
近日,刘婆婆惴惴不安走进湖北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外科刘仁忠教授诊室。检查结果令人揪心:一个 4.5×4.8mm 的动脉瘤赫然在目!更让她的家人着急不已的是,这已是刘大姐第三次面临动脉瘤的威胁。此前,她已经有过两次动脉瘤的手术史,加上新发现的这颗‘炸弹’位置刁钻,第三次手术意味着更复杂的颅内粘连、更脆弱的血管壁、更高的手术风险,再次手术无疑是一次“雷区”中的拆弹行动!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刘仁忠教授迅速集结精英,对刘婆婆的病情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深入研讨与风险评估,认为“手术是解除危机、挽救生命的唯一途径”,他凭借40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前沿技术果断拍板: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这场关乎生命的“拆弹行动”,在湖北脑血管病医院手术室紧张展开。
无影灯下,刘仁忠教授屏息凝神,手持精密如发丝的显微器械。每一次操作都如履薄冰,每一次分离都精准到毫厘。团队紧密配合,运用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小心翼翼地避开错综复杂的神经与血管,成功将这颗“定时炸弹"彻底排除!
手术的成功仅仅是第一步,术后的恢复速度更令人惊叹!术后当日,刘婆婆已意识清楚,能与家人清晰交流!这打破了人们对复杂脑部手术后漫长昏迷期的刻板印象。更令人振奋的是,在团队的精心照料和科学康复指导下,刘婆婆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行走了。
术后两周,刘仁忠教授如往常一样来到病房查房。眼前的景象让他倍感欣慰:刘婆婆精神饱满,恢复良好。当看到救命恩人时,刘婆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双手作揖,不住地道谢:“刘教授,是您给了我第三次生命啊!谢谢您,谢谢整个团队!”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