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马文俊、通讯员柯智涛)5月23日,武汉市第六中学举办“江岸之光·开心有‘你’进校园 心心向阳·健康成长”开心市集嘉年华活动。该活动由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指导,江岸区融媒体中心、江岸区教育局、共青团江岸区委与武汉六中联合主办,旨在通过创新形式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搭建心灵成长的实践平台,深化“大思政”育人格局。
作为活动的核心板块,“开心市集”以五大主题展区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与温度的互动空间,吸引数百名学生深度参与。展区设计紧扣青少年心理需求,融合心理学理论与趣味体验,让学生在沉浸式互动中释放压力、感知自我、收获成长。
步入“心灵解压实验室”,拳击沙袋的击打声此起彼伏。沙袋表面印有“焦虑”“迷茫”等字样,学生戴上手套后,可将负面情绪化作力量尽情挥拳。一旁的“情绪涂鸦墙”则铺满彩色便利贴,学生用画笔将心事转化为抽象图案或短句。高二学生小雨连续击打沙袋十分钟后,额角渗出汗水:“一开始觉得拳头软绵绵的,但随着节奏加快,心里的石头好像被一点点击碎,整个人都轻松了。”现场心理辅导老师介绍,这类具象化宣泄方式能帮助学生快速转移注意力,缓解短期压力。
“快乐能量制造厂”展区以暖黄色为主色调,中央的师生笑脸墙尤为醒目。墙上贴满师生的大头照和手写祝福,学生可扫描二维码聆听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高一学生小林驻足良久,最终将自己的照片贴上墙:“看到班主任在照片旁写着‘失败也是成长的勋章’,突然觉得考试失利没那么可怕了。”展区还设置“能量盲盒”互动游戏,学生随机抽取写有鼓励话语的纸条,如“今天的你比昨天进步1%”“微笑是免费的超级能量”,不少学生将纸条小心收进书包,称要“随身携带这份治愈力”。
在“创意心灵SPA”区域,颜料、黏土、拼贴材料铺满长桌,艺术疗愈师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表达情绪。一名男生用黏土捏出扭曲的人形,坦言“这代表被作业压弯的腰”;另一名女生则用拼贴画组合出星空与向日葵,笑称“混乱中也能找到美好”。展区负责人表示,艺术创作无需技巧,重在让情绪“可视化”,“当抽象的压力变成具象作品,学生更容易直面并接纳它”。
“心灵科普站”则以趣味形式普及情绪小知识。展板上,漫画人物“心理小卫士”通过情景对话讲解“焦虑≠疾病”“倾诉≠软弱”等常识;互动问答区采用“扭蛋机”形式,学生回答情绪管理问题后可获得小奖品。“原来深呼吸5秒就能平复情绪!”“和朋友聊天真的比憋着有用!”学生们边体验边记录笔记,现场发放的《青少年心理自助手册》也被争相传阅。
夕阳西下,市集渐入尾声,但学生们的热情未减。有人捧着自制的手工品合影,有人交换联系方式约定“共勉”,更多人带着轻松的笑容走出校门。这场沉浸式体验不仅让压力得以释放,更让青少年在互动中学会自我觉察、互助共情,为成长之路积蓄温暖能量。
活动不仅是一场心灵成长盛宴,更是江岸区深化“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创新实践。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将心理关怀融入思政教育,形成全域育人生态。江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出“成长的1001个心情”短视频、“青春烦恼研究院”脱口秀等系列活动,助力青少年“向阳生长、逐梦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