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5月23日电(记者侯文坤、熊琦、龚联康)“这雨像泼下来的。因为暴雨雷击,这条线路上有绝缘子损坏,得尽快更换。”22日下午,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街道的一处抢修点,国网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供电公司员工冯梓缘和同事在暴雨中抢修近一个小时,终于使供电线路恢复正常运行。
22日起,湖北46个县市区199个乡镇出现大暴雨,最大小时雨强达97.8毫米,武汉、荆州、孝感等地部分城区出现不同程度渍水;应急管理、消防、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调配人员和物资,转移人员、疏浚积水、抢修设施……面对入汛后的首轮强降雨,湖北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有序。
根据气象预测,湖北省气象局已于5月21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与气象部门联合会商,研判强降雨形势,并向重点区域精准下发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
22日,湖北遭遇降水最强时段,多地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当天下午,武汉市气象台连续发出多个暴雨红色预警和首个暴雨临灾警报,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防御暴雨和应急抢险工作。
为应对此轮强降雨,湖北全省电力部门5600多名一线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此外还提前部署了743台应急发电机、112余辆发电车、891余辆抢修车。
“别着急,我来帮您!”有人员被困,消防员淌水救援;交通拥堵,民警冒雨疏导车辆;道路积水,城管、水务、环卫上街排涝;线路受损,电力部门全力抢修……
消防人员救援被困车辆。新华社发
在此轮强降雨中,武汉市洪山区、江夏区、汉南区、新洲区、汉阳区等多地小时雨强超6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达95.4毫米,武昌火车站进站层、八一路武大门口、洪山广场下穿隧道等多个路段一度出现积水现象。尤其是武汉大学珞珈门附近地势较低,多辆汽车被淹,积水漫过行人腰部。
在暴雨中的光谷大道湖东路路口,记者看到江夏区交通大队藏龙岛中队民警蒋仲超全身湿透,却始终专注地指挥交通,引导过往车辆有序通行。“根据天气预警,我和同事22日一早就提前来路口驻守了,尽可能降低暴雨对市民出行的影响。”他说。
“B出入口外有积水,立即搬运沙袋搭建‘便民桥’!”22日下午大雨时段,地铁7号线瑞安街站值班站长李阳接到雨情监控报告,立即带队搬出站内15个沙袋,在出入口外铺设出一条“便民桥”。
武汉地铁工作人员铺设出一条“便民桥”。新华社发
暴雨中,记者穿行在城区,“荧光绿”“藏青蓝”“环卫橙”的身影格外显眼。截至22日16时,武汉市累计出动应急值守、巡查人员1500余人次,各类巡查、抽排车辆、设备450余台次,主要泵站抽排水量1600万余立方米,多条积水路段陆续恢复通行。
23日上午,大风呼啸,雨水渐渐离场,路上的积水也已退去,城市道路上车水马龙。据应急部门初报统计,22日以来强降雨天气造成了湖北荆门沙洋县和仙桃市部分农作物受灾,消防救援队伍累计疏散转移439人,暂无洪涝导致人员伤亡和灾害事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