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楚天评】东湖评论:为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体现科协组织新担当新作为

2025年新春伊始,湖北省委召开了“新春第一会”——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省委书记王忠林发出新的动员令,为湖北在新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着力点。全省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也倍感振奋。我们必须认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这次重要会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强调,积极发挥科协组织“四服务”职能,在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体现科协组织新担当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定位和要求,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湖北科技创新寄予厚望。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湖北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这些指示要求对湖北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是对湖北的殷切期望和持续鞭策。

关于“建成支点”的内涵和建设路径,省委书记王忠林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明确提出要通过“七大战略”和“七个能力”的提升,实现湖北发展的宏伟蓝图。科技创新是七大战略中的核心一环。对此,省委书记王忠林强调,要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做大做强科技力量矩阵,滚动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以“71020”高校创新体系为牵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加快打造龙头引领、梯次发展的全域科技创新转化体系。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重点领域聚势突破、布局抢滩。完善“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加快促进产业聚链成群。着力培育壮大领军企业、龙头企业,打造企业雁阵梯队。

科协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工作部署要求,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为湖北的科技创新贡献科协力量。

坚持政治引领,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要抓好政治引领。办好科协讲堂、科协党校,发挥各级科协、学会作用,加强对科技工作者政策宣讲、培训,要发挥好科协全委会、常委会、专委会作用,加强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凝聚战略科技力量,广泛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强省的战略中,整体提升湖北支点的创新策源力和产业竞争力。

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展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发挥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作用,广泛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和学风道德建设,振奋科技工作者精神力量,自觉投身于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事业。

要持续加强科技社团党建工作。抓学会党建是抓好学会工作的“牛鼻子”,要不断改进学会党建工作方式,持续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加强政治引领,广泛传递党的声音,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助力湖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要大力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紧紧围绕湖北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重点领域聚势突破、布局抢滩。完善“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加快促进产业创新链成形成势。通过“科创湖北”活动,抓好线上资源汇聚,主动融入省科创供应链平台,丰富内容,加强“科创湖北”信息平台建设。

要抓好线下活动对接。常态化开展“院士专家荆楚行”、“科创沙龙”、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等系列活动,主动对接中国科协和全国学会,让更多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服务我省发展。

要抓好长期建站合作。推动新建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学会服务站、基地等各类平台,精准对接地方区域发展和我省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做好做实院士、专家成果转化落地大文章,推动湖北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要坚持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要着力打造中部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高地。科普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协的重要职责之一。我们要瞄准“十四五”末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6%的目标,继续引领中部地区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突出“五大重点人群”,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活动支撑的大科普工作格局。

要加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推动建设一批科技馆、科普场所、基地,提升科技馆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作用,提供更多优质科普供给。

要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办好全国科普月、科普大讲堂、科普嘉年华等科普品牌活动,推动系统举办万场以上科普活动。壮大科技志愿者队伍,发展科普特使、大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搞科普。四要搞好科普宣传。做强科协系统新媒体矩阵,扩大网上科普阅读量和关注量。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为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奠定全民科学素质的基础。

繁荣学术交流,坚持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要强化科智服务。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根基,科技智库工作是党和政府科技决策的重要助手。我们要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科技政策研究和科技战略咨询,为党和政府提供科学、客观、准确的决策依据。积极参与科技规划和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精心策划2025湖北科学技术学术年会,推动更多全国性、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在鄂举办,聚力打造一批一流学术交流品牌。

要加强科技期刊建设。深入实施湖北省“科技期刊楚天卓越行动”计划,对接服务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项目,支持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国内一流科技期刊,建好楚天科技期刊在线开放平台。

要提高国际科技交流水平。针对当前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新形势新特点,积极发挥科协“民间外交渠道”作用,拓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人文合作,加大与海外科技社团交流联络,建强海智工作平台,协助我省科创链向海外拓展,争取在鄂国际科技组织实现零的突破。

加强组织人才建设,凝聚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要强化组织体系。围绕省重点产业、前沿交叉学科主动引导组建一批新学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大力组建联合式企业科协、园区科协,加强高校科协、县乡科协建设。

要促进改革发展。按照中国科协统一部署,大力推进科技社团改革,着力理顺科协与学会关系,明确管理职责,健全学会内部治理体系。加强外部监管,通过项目带动、培训促动、上下联动,促进基层科协组织、学会组织动起来,活动搞起来,全面提升各级科协组织工作效能。

要搞好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实施“海外招才引智”计划、“鄂籍院士专家回家”计划、“全国学会入鄂”计划,完成省科协人才库初期建设,着力引进一批人才。重点培育青年人才。继续抓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作品大赛、五项学科竞赛。更大范围实施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湖北省青年科技人才晨光托举工程,举办有影响力的湖北青年科技论坛。

要提升服务效能。切实用好科协作为学术共同体推荐渠道,重点做好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服务工作。深化“七个一”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机制,健全联系服务制度,用心用情做好院士服务工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德文(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责编:谢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楚天评】东湖评论:为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体现科协组织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