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5月19日,以“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为主题的2025 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浙江宁海举行。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纷纷举行丰富多彩的分会场活动,营造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文旅消费场景,共同唱响“爱旅游、爱生活”的强音。
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业密切相关。孔子在一生中进行了多次旅行,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理念,寄情“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徐霞客历时34年,考察撰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既为古代旅游文化的集大成者,又为当代设立“中国旅游日”之滥觞。
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旅游就进入大众化日常性普遍消费阶段。据统计,2024年我国人均GDP为1.35万美元,与此相应,我国文旅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韧性。从年初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到天水“一碗麻辣烫”带动整个甘肃文旅实现高速增长,再到《黑神话:悟空》热映给山西带来“泼天流量”…….这种排浪式的文旅消费场景,正是“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最生动的写照。这启示我们,大力发展文旅消费,加快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正当其时、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近年来,各地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出实招、求实效。譬如,湖北省召开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大力拓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动文旅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政策给力,落实有力,发展就有活力。以“中国旅游日”湖北省分会场活动举办地神农架为例,2025年“五一”假期文旅市场一片繁荣,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4%、11.7%。
江山有胜迹,我辈复登临。旅游活动本质上是精神文化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年,从文博游的出圈,到“长安三万里”的爆火;从“图书馆+”的兴起,到“东坡游径”的勃兴……充分说明,唐诗宋词元曲里的江山胜迹,至今依然是中国人寄托情感、凝聚认同的精神依凭。与此同时,“China Travel”成为热词,“种草”中国成为潮流,也启示我们,要继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让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
五月的鲜花开遍中国大地。以2025年“中国旅游日”为契机,着力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今秋(湖北黄冈)
责编:刘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