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马永平)4月17日凌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在夷陵区乐天溪镇上演。71岁的邱某因突发胸痛被紧急送往乐天溪镇中心卫生院,经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镇卫生院120急救小组与夷陵人民医院的高效协作下,患者通过溶栓治疗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并转入上级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生动展现了基层胸痛救治单元常态化运行的显著成效,也为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写下了有力注脚。
争分夺秒,基层急救打响“第一枪”
当日凌晨,乐天溪镇中心卫生院120急救小组接到家属求助后迅速出诊,在救护车上,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为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面对患者持续加重的胸痛症状和随时可能恶化的病情,急救人员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并联动夷陵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后,急救小组果断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立即为患者实施急诊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梗救治的关键环节,能快速疏通堵塞的血管,最大限度挽救濒死心肌。急救人员分工协作,迅速完成药物准备、生命体征监测及风险预判,精准实施溶栓用药。短短几十分钟内,患者胸痛症状逐渐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窗口期。
无缝衔接,区域协同筑牢“生命防线”
为保障患者获得更全面的救治,镇卫生院急救小组在溶栓治疗后立即启动转运程序,将患者送往夷陵人民医院。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全程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确保病情稳定。抵达医院后,患者通过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导管室接受进一步评估与治疗。得益于基层与上级医院的高效联动,患者最终转危为安,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康复中。
常态运行,基层救治能力“提质升级”
此次成功救治并非偶然。近年来,乐天溪镇中心卫生院积极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通过优化救治流程、强化人员培训、深化与上级医院协作,构建起“基层首诊、快速转诊、精准救治”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卫生院定期开展急性胸痛识别、心电图判读、溶栓治疗等专项培训,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识别危急重症并实施规范处置。同时,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与上级医院实时会诊、数据共享,大幅缩短救治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
“基层胸痛救治单元是打通急性心梗救治‘起跑第一公里’的关键。”乐天溪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表示,自胸痛救治单元常态化运行以来,已成功救治多例急性胸痛患者,有效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未来,卫生院将持续完善救治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让基层医疗真正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