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冯袁玥
“白天看樱花,晚上听‘山歌’,武汉,不要太周到!”3月30日,东北姑娘张赟云发了一条朋友圈“九宫格”,定位在武汉长江大桥。
同一天,海外社交平台Ins上,格鲁吉亚旅行博主安娜发布的樱花树下吃热干面的视频,单条播放量突破10万次。
从龟山第一朵早樱绽放,到外地游客密集抵汉,明星大咖接连亮相,金标汉马叫响全球,“感觉武汉来了一亿人”持续霸榜热搜。截至3月30日,抖音平台上已有6亿人次看过武汉樱花,小红书上的武汉赏樱攻略,超过12万篇。
“我看过南京鸡鸣寺的樱花、青岛大海边的樱花,可我独爱武汉樱花,那一城的绚烂与热烈,只有亲身感受才能懂得。”小红书博主“独行客”说。
“同为自然禀赋极佳地区,湖南、湖北的樱花经济已拉开差距。”3月19日,《湖南日报》载文,“抢占樱花C位,湖北武汉值得学习”。
在不断遇见“顶流”中,成为“顶流”
3月12日,2025年武汉东湖樱花季启幕,全城派送的“樱花热粉包”冲上热搜;武汉大学赏樱预约通道开启,4万名额瞬间秒光。
自此,武汉开启加长版樱花“黄金周”。为一朵花赴一座城,从诗意想象变成全球游客的共同选择。
3月15日,广西南宁游客赵霞从武大毕业十年后,带着家人重回武汉看樱花。6岁的孩子点名要去知音号,夜幕降临,一家三口在知音号码头拍了一组民国风合影。
两江四岸霓虹闪烁,漫天樱花从灯光秀幕墙上倾泻而下,那一瞬间,赵霞不由得热泪盈眶。
赏樱季首个周末,东湖樱花园单日游客量就突破4.4万人次,近百台旅游大巴跨省而来,东北话、闽南语、粤语不绝于耳。粉红的毛绒“蒜鸟”一度卖到脱销。
上午在香港喝早茶,下午在武汉赏樱花。3月20日,香港首趟高铁赏樱专列如约而至。3月26日到28日,知音湖北·2025武汉国际旅行者大会举行,来自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等数十个国家及地区的国际旅游达人前来采风,“武汉樱花”登上Facebook、TikTok热搜。
明星大咖低调来看花,却频频被眼尖的游客发现。知名演员陈数、吴倩相继赶到武汉大学、西北湖广场看花,悄然出行仍被游客偶遇。国民综艺跑男在樱花树下连录5天,微博话题“感觉半个娱乐圈都来武汉了”,阅读量达1.7亿。
3月23日,武汉马拉松再度邂逅最美樱花,跑过樱花赛道后,汉马冠军阿塞法还嫌不过瘾,下午就去东湖樱花园深度打卡。
3月29日,刀郎在武汉体育中心举行演唱会,没买到票的万名“刀迷”在场外高歌。地铁武汉体育中心站,当天客流量达到5万人,创历史新高。
让樱花遇见长江,让樱花遇见汉马,让樱花遇见刀郎,让樱花遇见武汉所有的美好……在不断遇见“顶流”的过程中,武汉樱花自身亦成为妥妥的“顶流”,牢牢占据全国樱花C位。
让每一片花瓣都成为城市服务的考题
大嗓门的的士司机学会标准的普通话,身穿制服的城管小姐姐成了“夸夸姐”,西北湖广场的夜色音乐会旁,连环卫车都放缓了速度……
迎接一年一度的“樱花之约”,武汉人化身“护花使者”,以“绣花功夫”接住泼天流量,从服务升级到消费创新,全方位打造春日经济生态链。
3月29日,武汉大学正门旁的汉服馆内,20平方米的店面被校园制服、汉服和唐装挤得满满当当。店主唐唐一边为游客盘发一边感慨:“三月订单量是二月的两倍、一月的四倍!”美团数据显示,“樱花写真”搜索量同比激增101%,摄影师从清晨7点忙到晚上8点,直呼“连喝水都要抽空”。
游客爱拍照,全城焕新“樱花皮肤”:咸安坊巨型瀑布花墙成网红背景,三阳路地铁站外墙“长”出2米高樱花气球装置,百年民众乐园化身光影艺术空间,街道口地铁站LED屏让“樱花专列”开进地下通道……网友感叹:“武汉把浪漫写进了钢筋水泥。”
游客出行旺,交通系统同步升级。公交推出“常规线路+赏樱专线”专项服务,途经景点的常规线路加密车次、延时收班,同时新增10条赏樱专线。为方便夜游东湖樱花园的游客顺利返程,武汉地铁梨园站收班时间延后,确保游客尽情享受夜樱之美。
流量催生“樱花消费学”。“蒜鸟”玩偶凭借一句武汉方言“蒜鸟,都不容易”卖爆8万只,樱花版上线当日售罄。东湖樱花雪糕单日销售千支,夜光棒棒糖成社交媒体宠儿。蔡林记推出粉色包装的樱花热干面,外地游客排队“为颜值买单”。
眼下,樱花经济带来的长尾效应还在持续。汉马将全城樱花与马拉松深度融合,让外地跑者在竞技之余,贡献了1.17亿元直接消费,同比增长40.6%,消费总效应接近3亿元。刀郎演唱会带动场馆附近酒店预订环比增长550%,园博园、古琴号游轮顺势上线“刀迷”专属折扣,把歌迷变游客。
未来一周,北京、深圳、广州等多地到武汉高铁票售罄,武汉位居清明节全国十大热门出发和热门到达城市。
当夜樱灯光照亮长江两岸,当“樱花巴士”载着游客穿梭地标,这场持续20多天的春日狂欢,已悄然将流量沉淀为城市竞争力——这朵花带火的不只是风景,更是一条融合文化、消费与创新的生态链。
樱花之约,是邀请函更是合作书
3月25日凌晨5点,武汉大学樱花大道还笼罩在薄雾中,雷军已携小米SU7 Ultra和YU7两款车型现身母校。
他在微博上连发7条动态,配文“这是武汉最美的时刻”。这条微博迅速登上热搜,评论区沸腾:“雷总把武大樱花拍成了汽车广告片!”
这场“顶流”与“顶流”的碰撞,把樱花季经贸大戏推向高潮。
雷军此行不仅是“校友回乡”,更像是一场城市营销——为“雷军班”学生颁奖、探访小米武汉智能工厂、仙桃图书馆揭幕,行程密集却始终以樱花为背景板。网友戏称:“雷军把湖北的春天装进了热搜。”
雷军并非孤例。3月20日,2025“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暨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上,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东升宣布将在武汉设立一只120亿元为期10年的创投基金,以实际行动加仓湖北。
“湖北营商环境好、人才优势突出、汽车产业链完整、物流优势明显。”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袒露心声:2024年,小鹏汽车在湖北武汉实现190亿元的生产总值。今年3月19日,小鹏汽车已完成签约,将在湖北进行第二次投资。
此外,还有全球325家世界500强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法国液化空气、博世华域等外资企业连续追加投资,玉湖冷链华中基地即将投运。现场,16个项目实现签约,总金额达到878亿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这场樱花之约,成功撬动武汉完成了文旅场景迭代、营商环境优化、文化符号出海和国际朋友圈扩容。
江城三月春雨渐息,但武汉的樱花之约尚未结束。
这座敢为人先的英雄城市,将以更开放的胸襟、更创新的姿态,把“流量”淬炼为“留量”,让每一季“樱花之约”都成为世界瞩目的“江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