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武汉市司法局何湾强戒所组织戒毒人员开展清明节植树寄追思主题特色心理矫治活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钟伟)清明节来临之际,武汉市司法局何湾强戒所组织戒毒人员开展了以“植树寄哀思,向阳迎新生”为主题的植树寄追思活动。民警将日常劳动与心理矫治相结合,通过绿化环境、心理疏导、传统习俗等环节,帮助戒毒人员在清明时节感受对逝人的追思、对生命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断增强戒毒人员的戒治信心。

科学统筹 用“绿色疗法”抚平心灵创伤

为帮助戒毒人员缓解因家属离世产生的心理创伤,何湾强戒所从3月份开始谋划清明节主题活动,创新推出“绿色疗愈”计划,精心策划了“植树寄哀思 向阳迎新生”主题心理矫治活动。何湾强戒所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成立专项工作组,将康复园区划分为“纪念林种植区”“生命教育课堂”“心理辅导区”三大功能区,并提前一个月进行土壤改良、苗木选育等准备工作。为确保活动实效,民警团队实施“三个精准”方案:

精准摸排:通过心理测评、个别谈话,筛选出5名近期经历亲属离世的重点人员。

精准配对:根据戒毒人员与逝者关系,配置柠檬树(象征净化)、海棠树(寓意思念)等不同树种。

精准辅导:针对个体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设计“成长日记”记录模板。

深情栽种 让思念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妈妈,这棵柏树就像您永远看着我成长……”戒毒人员李某颤抖着双手为树苗培土,泪水滴落在“念亲”纪念牌上。在民警的陪同下,5名戒毒人员来到纪念林区,亲手栽下寄托哀思的树苗。

民警带领戒毒人员培育树苗。通讯员供图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三个一”温情环节:

一封未寄出的信:戒毒人员将写给逝者的心里话装入时光胶囊,埋于树根深处。

一次特殊的告别:民警引导戒毒人员通过系黄丝带、挂纪念牌等仪式完成情感宣泄。

一个新生承诺:每人领取“生命成长手册”,记录树木与自身的蜕变历程。戒毒人员王某在日记中写道:“原来悲伤可以化作养料,这棵柠檬会替我继续爱这个世界”。

延伸教育 为心灵成长注入“阳光养分”

活动中同步开展三项特色矫治项目:

1.生命教育润心田

在五大中心教育矫治教室中,民警组织诵读《一片叶子落下来》等生命教育读物。通过“树叶贴画”创作,引导戒毒人员理解生命轮回。心理咨询师张警官现场讲解:“就像落叶滋养新芽,爱我们的人永远活在记忆里”。

2.团体辅导解心结

在心理矫治课堂上唐警官用树干剖面图引导戒毒人员绘制“人生年轮”,通过“如果会说话”角色扮演,与“纪念树”展开对话,制作“植树卡片”悬挂于树枝。

3.责任养护育希望

推行“1+1”绿植认养制度:

每人认领1棵纪念树

每周记录《生命观察日记》

民警组织戒毒人员开展团体辅导。通讯员供图

成效显著 新生希望在枝头绽放

活动开展以来,矫治成效逐步显现:

心灵疗愈看得见,参与者的抑郁量表得分平均降低31%,大队累计撰写成长日记286篇,习艺劳动效率大幅提高,纪念林区成为最受欢迎的康复场地。

戒治动力更强劲,纪念树成活率达100%,与戒毒人员操守率形成正向关联,自发成立“绿色心灵”互助小组。

社会反响暖人心,家属来信表示:“看到孩子照顾树木的照片,知道他学会了负责”。

久久为功 让希望之树枝繁叶茂

“这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二大队大队长魏林峰在总结会上谈到此次活动的三项长效措施:

建立“四季守护”计划,按节气开展养护活动。

拍摄成长照片,让家属在会见时远程观看树木成长。

将每年4月定为“心灵绿化月”,形成品牌活动。

植树活动结束时,夕阳为纪念林披上金纱。戒毒人员陈某轻轻擦拭纪念牌,对民警说:“等柠檬树长高了,我也该回家了。”这简单的话语,正是教育戒治最美的成果。

下一步,何湾强戒所将充分发挥青年民警工作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新方法,不断提升教育矫治效果,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切实维护场所持续安全稳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武汉市司法局何湾强戒所组织戒毒人员开展清明节植树寄追思主题特色心理矫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