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蜈蚣住“别墅” 一条最高卖150元!襄阳学子无土养出“蜈”价之宝

湖北日报讯(记者褚楠、赵怡然、通讯员钟炜)“你看,我们的蜈蚣都住上了‘独栋别墅’,无土养殖既干净又省心。”11月21日,在襄阳市樊城区三泰龙养殖基地,21岁的沈俊杰正和团队一起查看红头蜈蚣在养殖盒中的活动情况。

蜈蚣又称百足虫,作为传统药用动物,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这支由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凭借科技蜈蚣养殖,成功打开“蜈”价之宝的大门。

“我们培育的一条金色蜈蚣,最高卖出150元。”团队负责人沈俊杰介绍,公司凭借标准化养殖技术与稳定品质,赢得华福、葵花等知名药企的合作订单,同时布局电商渠道拓宽销路,今年1至10月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走进沈俊杰的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立体养殖架,不见传统泥土,取而代之的是团队自主研发的“无土单体养殖盒”,科技感十足的养殖模式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养殖盒历经30多次改进,被我们称为‘蜈蚣别墅’。”沈俊杰介绍,每个养殖盒采用无缝注塑一体成型工艺,高20厘米,具备防逃逸、防互噬等功能,还可兼作运输、产卵和孵化容器,实现“一盒三用”。

沈俊杰直播推介公司产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怡然 摄)

出身蜈蚣养殖世家的沈俊杰,今年6月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团队核心成员也多是该校在读或毕业大学生。

“爷爷那一辈在野外捕捉蜈蚣,父亲采用传统箱养方式,养殖风险高、效益不稳定。”亲身经历的困境,让他在入学之初就萌生了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养殖的念头。

2023年8月,在学校创业孵化政策支持下,沈俊杰创办三泰龙(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红头蜈蚣的现代化养殖。

“传统土养模式下,温湿度控制不当,极易导致蜈蚣批量死亡。”沈俊杰回忆,首批试养的3万条蜈蚣死亡率近半,让团队成员一度陷入低谷。

为攻克行业痛点,沈俊杰带队走访襄阳、十堰等地中药材市场,收集200多条农户反馈信息;另一组成员则请来学校农学院博士专家,系统梳理养殖温度、湿度等关键技术参数。

依托学校国家级“沃野 星创空间”等平台支持,团队经过数十次实验,最终成功掌握无土单体养殖模式。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唐卫东介绍,该模式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独立养殖盒,配套智能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使蜈蚣成活率从60%提升至92%。

今年10月,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蜈’价之宝——高品质红头蜈蚣智慧养殖的领军者”项目,凭借创新的无土单体养殖模式,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决赛职教赛道金奖。

沈俊杰说,团队已获得2项蜈蚣无土单体养殖专利,完成3个商标注册,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大学生和当地农户参与,推动蜈蚣养殖行业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蜈蚣住“别墅” 一条最高卖150元!襄阳学子无土养出“蜈”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