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守护“江豚微笑”,推动生态发展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聚焦长江江豚野外放归行动,让这份跨越山水的守护再度走进公众视野。作为我国第二次启动的江豚野外放归工作,这不仅是对“微笑天使”的深情守望,更是长江大保护战略扎实推进的生动体现。从禁渔令的全面实施到生态修复的持续深入,守护江豚的每一段征程,都是在筑牢长江生态屏障,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赢答卷。

从“个案探索”迈向“系统规划”,标志着长江江豚保护战略性保护的重要升级。近年来,武汉作为长江沿线重要城市,进一步抓实抓好长江大保护,以系统思维推进全流域治理,大力实施“江豚回归江城”计划。如今,江豚已经在长江武汉段3个水域形成固定种群,长江新洲双柳段更成为近20头江豚固定栖息地。“微笑天使”的频频现身,是长江生命力不断恢复的喜人变化,彰显了从局部治理到全域统筹的生态治理智慧。

江豚“微笑”重现踪影的背后,离不开万千守护者的默默耕耘。在石首天鹅洲,58岁的“江豚奶爸”丁泽良十七年如一日执着坚守,投身生态保护;武汉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累计出动执法力量57.25万余人次,守护江豚的“粮食仓库”;江汉区检察院打造“唯益江来”生态保护品牌,为长江保护构筑起法治屏障......每一份付出都在为江豚种群的复苏注入温度与力量,汇聚成的守护联盟,共同铸就了江豚种群恢复的坚实基座,让“微笑天使”的归来,成为长江大保护最具温度的回响。

更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正为江豚保护构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武汉中科院水生所的精子库技术破解繁殖难题,是数字化赋能物种延续的生动实践。可降解追踪背心与高精度定位,让智能化守护贯穿江豚生存全程。这并非孤立的技术应用,而是形成了“繁育保障+动态监测”的科技保护闭环,让江豚保护更精准、让守护更长效。

守住“江豚微笑”,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长江灵动,在于“豚跃清波”的轻盈姿态,更在“嘴角噙春”的治愈笑颜,要呵护好这抹生态亮色,离不开多方合作、系统治理。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加大对非法捕捞的刑事追责力度,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加强长江延岸的管控治理。同时,要善用数字技术赋能江豚保护,推行“非接触”栖息地巡查、“帮扶式”生态指导、“科技化”动态监测,共联共建江豚保护监管“一张网”。此外,还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热情,拓宽群众江豚保护参与渠道,鼓励举报危害江豚生存的行为,有效弥补基层江豚守护的短板与盲区,让科技为江豚生存筑牢防线,不断提升群众守护生态名片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从禁渔护水到科技赋能,从多方协同到全民参与,这份守护早已超越单一物种的拯救,成为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愿这抹微笑永驻清波,既见证长江生态的持续向好,更照亮生态健康发展的共赢之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怡凡(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常青街道)

责编:袁莉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守护“江豚微笑”,推动生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