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刘梦娜)踏足随州,便如同叩响了华夏文明的源头之门。近日,“赓续荆楚文脉 奋力建成支点”2025年网络大V荆楚行走进随州,从炎帝圣像前的寻根问祖,到青铜编钟的礼乐共鸣,再到千年银杏的浪漫画卷,随州的文化魅力,藏在远古传说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躲在自然盛景与人间烟火的交融里。
(摄影:陈明)
一祖寻根脉:圣像与光影中的文明溯源
随州的文化基因,深植于炎帝神农的远古传奇。当“赓续荆楚文脉 奋力建成支点”的旗帜在炎帝神农景区撑起,网络大V们的寻根之旅便与华夏文明的源头紧密相连。文化体验馆内,稼穑之光里的火种故事、本草千秋中的百草传奇,让先祖智慧跨越时空;谒祖广场上,浮雕壁画间的文化传承、礼乐回响下的拜谒大典,满是炎黄子孙的身份认同。
(摄影:陈明)
当暮色笼罩随州,白云湖的编钟码头游船又翻开文化新篇。360度敞篷船身让夜景尽收眼底,水幕投影将炎帝长歌、钟鸣天地的历史画面铺就湖面,岸边实景演出与水上光影交融,每一束光都在讲述随州的故事,每一段旋律都藏着白云湖的韵味。大V们闲坐游船,看光影随波流转,听礼乐与水声共鸣,这是随州独有的“文化+科技”盛宴。
(摄影:陈明)
一钟鸣古今:青铜与科技中的礼乐共振
如果说炎帝文化是随州的“根”,那么青铜文明便是这座城的“骨”。随州博物馆内,盘龙盖罍与凤鸟盖罍组成的“青铜CP”圈粉无数。前者龙纹盘旋尽显王者霸气,后者凤羽灵动暗藏温婉气韵,一刚一柔间拆解着西周礼制的密码。而真正让礼乐共振的,当属曾侯乙编钟这座“青铜史诗”。六十五件青铜钟体层层叠架,青铜与木构交织成庄重的礼乐之器,钟身铸刻的铭文既是乐律图谱,更是上古科技的见证。
(摄影:陈明)
走进《穿越青铜纪 遇见曾侯乙》VR体验馆,青铜文明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戴上设备的瞬间,大V们便穿越至战国曾国宫廷:眼前是满排纹饰华丽的青铜礼器,仿佛下一秒就要被纳入古礼仪式;耳边飘着编钟敲出的悠扬礼乐,裹挟着两千多年前的风雅;抬手就能敲响编钟,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没有枯燥解说,全凭沉浸式体验,2400年前的恢弘文明亲眼可见、亲耳可闻。
(摄影:陈明)
一叶醉时光:杏黄与流量中的文旅交响
随州的美,既有远古文明的厚重,亦有自然馈赠的灵动。11月的千年银杏谷,满目金黄将秋冬浪漫推向极致,五棵合计超万岁的古树,以“活化石”的姿态见证着岁月变迁。大V们操控无人机掠过枝头,将古树与步道的画卷收入镜头,连午饭都顾不上吃;银发博主们身着艳服,用短视频将这份美景传向全网,成为流量赋能文脉的生动注脚。
(摄影:陈明)
谷中错落分布的农家民宿,早已褪去旧日简陋模样,青瓦白墙映着满地碎金。不少游客住进民宿,晨起在古树群中晨练,看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午后在村头咖啡小店闲坐,手捧暖意将时光定格成永恒;傍晚围坐在篝火旁,听老人讲随州与神农的传说,自然景观与人文记忆在夜色中交融。
(摄影:陈明)
在随州,每一处打卡地,惊喜都藏在细节里。编钟敲击时的古今对话,银杏叶飘落时的岁月回响,博物馆触手可及的青铜纹饰,随州的宝藏从不会让寻访者失望。这种始于景观、陷于文化、忠于传承的“一见钟情”,让网络流量转化为文脉传播的力量,让奋力建成支点的湖北号召,在随州的山水与文脉中得到最生动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