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近百名旅行商来宜昌踩线,共同探索湘鄂两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湖南湖北近百名旅行商来宜昌踩线,共同探索湘鄂两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湖南湖北近百名旅行商来宜昌踩线,共同探索湘鄂两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湖南湖北近百名旅行商来宜昌踩线,共同探索湘鄂两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湖南湖北近百名旅行商来宜昌踩线,共同探索湘鄂两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湖南湖北近百名旅行商来宜昌踩线,共同探索湘鄂两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湖北日报记者 邓云 通讯员谭凌
“快,真是快!张家界和宜昌之间的旅游产品要重新洗牌!”11月12日中午,在宜昌悬崖餐厅,一群来自湖南的文旅从业者刚落座便热烈讨论起市场新机遇。今年10月,G59呼北高速鄂湘界段正式通车,将三峡大坝与张家界两大世界级景区间的车程从6小时大幅压缩至2.5小时,迅速点燃了两地旅游市场的热情。
11月12日至14日,湖南湖北近百名旅行商兴致勃勃,参加2025“宜昌—张家界”文旅联动营销踩线活动,先后走访宜昌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两坝一峡等标志性景区,共同探索湘鄂两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世界级旅游资源实现“双向奔赴”
“上午9点多从张家界出发,中午就能在宜昌吃上长江肥鱼,真正是朝发午至!”11月12日,在考察现场,张家界天马国旅总经理覃静与同行客商相谈甚欢。呼北高速的全线贯通,正迅速拉近两地的心理与市场距离。
尽管宜昌和张家界都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但过去交通不便成为最大瓶颈——从张家界到宜昌需绕行常德、岳阳中转至武汉,动辄六七个小时,制约了资源整合。“如今2.5小时直达,‘看最奇的山,游最美的水’,世界级资源叠加产生的吸引力是1+1>2!”
这一观点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袁寅洲同样充满期待:“宜昌是一座资源瑰宝,对于山西、内蒙等远程市场以及入境市场而言,‘湖南+湖北’的长线游产品拥有了完美的闭环。”他信心十足地展望:“年底之前,我们肯定会推出串联两地的全新旅游产品!”
入境游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数据印证合作潜力。
2024年,张家界接待游客4098.9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20.8亿元。其中入境游客183.1万人次,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吸引着日韩、欧美等远程客源。同期,宜昌接待游客1.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120亿元,依托长江三峡这一国际品牌,接待入境游客42.1万人次。
对比可见,宜昌在游客总量和旅游收入上规模更大,内需市场强劲;张家界则以“国际山岳名片”见长,在入境游客吸引力和品牌识别度上优势突出。
“宜昌与张家界拥有完善的国际航线,可联手打造国际化精品线路,实现差异化联动。”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阚如良建议,“以长江游轮串联张家界山水,满足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并通过组合产品延长停留时间、拓展消费链条。”
“两地特色鲜明,互补性极强。”考察宜昌资源后,张家界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副会长赵德宝信心倍增:“我们力争全年为宜昌输送20至30万入境游客、100万国内游客。”
深度融合正超越“门票经济”
合作不止于景区叠加,更迈向产业链整合。
11月14日,湖南鸭脚板特产有限公司与湖北三峡柑橘农业公司签署农产品购销协议。公司负责人李伟表示:“宜昌橘醋作为健康伴手礼,将进入湖南的康养项目与特色餐厅。”
合作不再是简单的客源互换,而是共同设计完整的旅行生活方式。两地企业已展开实质性探讨:联合营销、共办旅游节会、推行景区联票。
一条路联通两省,一次探访开启全新蓝图。一幅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共赢发展的旅游新画卷,正在武陵山脉间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