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实习生 张瀚文
用手机拍摄,两三天拍完一部,成本最低仅需一两万元——在湖北襄阳,一个电商产业园悄然掀起了短剧拍摄热潮。从今年年初开始试水,截至目前已发行4部短剧,全网点击量超5000万,其中一部《迟来的母爱》播放量已破亿,为剧组带来数十万元收益。
“最开始算是无心插柳。”襄水电商产业园负责人黄亮介绍,产业园原本主营业务是电商培训和企业孵化。今年初,有剧组偶然来到产业园,希望借用场地进行试戏、对台词和拍摄,黄亮便腾出办公室供其免费使用,并协助剧组在周边协调取景场地。渐渐地,来拍短剧的团队多了起来。
拍摄也为周边居民带来了额外收入。黄亮说,剧组会招募居民充当群演,或租用其闲置房屋,并以米、油等实物或现金作为报酬。“如果长得有特色、有‘上镜感’,也会有参演机会。”
剧组拍摄现场
产业园计划拍摄30部小微短剧,目前已完成拍摄6部,发行4部,题材涵盖古装武侠、乡村生活、家庭伦理等。这些短剧在红果、番茄、拼多多等平台播出。
“我们现在就是走量,用量去博概率。”黄亮表示,短剧制作成本很低,最快两天就能拍完一部,一个星期完成剪辑,随后由发行方排片上线。“有时候一两万块钱拍的一部剧,效果比花了几十万的还好。”爆款剧《迟来的母爱》正是用手机拍摄完成。
剧组拍摄现场
短剧的火爆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关注。“想应聘演员的市民朋友把我电话都要打爆了。”黄亮说,目前他已组建微信群,有新的剧本和角色需求时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供有兴趣者报名面试。
然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剧组短缺。“短剧演员就那么几个人,其实最缺的还是剧组。剧组多了之后,才能把更多的人都带在一起‘玩’。”
正在进行跨境电商培训
在短剧业务之外,电商培训仍是该产业园的主营业务。黄亮表示,产业园与多所学校合作建立人才培育基地,为企业标准化培训带货主播、跨境电商和自媒体运营人才。“现在的主播就相当于几十年前的业务员,很重要。”他强调,很多厂家很缺主播,培训后的人才将优先匹配给本地企业。
对于短剧的未来发展,黄亮认为关键在于“本地化”。一位从西安返乡创业的导演汪然透露,他正在筹备的短剧《汉江追梦》就将融入襄阳特色建筑。他表示,通过与产业园合作,流程已更加精简,甚至可以用手机一天完成拍摄,以降低参与门槛,希望更多爱好者能共同抓住这个风口。
同时,黄亮与合作的制作人正在考虑如何通过组织方式,将感兴趣的人串联起来,计划成立“短剧联盟”,目前正在筹备中。此外,产业园也在考虑将短剧与实体企业结合,帮助厂家通过短剧或段子的形式在本地推广产品,实现“短剧+文旅”促消费的模式。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