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是初心使命的再宣示,这是接续奋斗的再出发。
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争朝夕、奋发进取,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推动支点建设走深走实,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交出更为优异的答卷。
坚持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岚图汽车总装车间内,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经信厅表示,将紧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首要任务,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今年底5个万亿支柱产业全面跨入万亿级、6个优势产业达到5000亿级、10个特色产业达到1000亿级。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前沿方向。全会提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在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两位实验者戴上无线VR眼镜,开启沉浸式视频对话。依托自主研发的新一代6G软硬件技术,即使是最细微的动作,都能毫厘毕现地呈现到对方眼前。在6G这一前沿领域,中信科已手握数千项专利,在星地融合、超维度天线、内生智能等关键技术上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中国信科集团表示,作为在鄂央企,未来还将加快布局集成电路、6G及卫星互联网、车联网、海洋网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构建展现湖北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数十公里外,同为在鄂央企的东风汽车,正带动湖北2600余家零部件企业升级,集群内一级配套商已突破1000家,构建半径50公里的“两小时供应链圈”。东风汽车表示,将坚持“链长”担当,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产业链协同为纽带,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全会还提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志强表示,湖北电信将坚定履行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的使命责任,进一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加快天翼云向智能云发展的步伐,强化安全保障,加大开放合作,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保障。
瞄准新突破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光谷科技创新地标——未来科技城灯火璀璨。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重塑世界,谁能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谁就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掌握主动权。”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表示,湖北将把“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首要任务,聚焦“卡脖子”领域和未来产业前沿,整合优势科研力量,啃下技术创新“硬骨头”,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精准对接,让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离不开企业这个创新主体。
作为国内光电子信息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华工科技以科技创新拼价值,已连续15年保持利润增长。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表示,将加大创新投入,持续扩大以颠覆式创新为着力点的“朋友圈”,通过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让青年科技人才有冲劲、有闯劲、有干劲,在光电子信息领域继续向上攀登、向难攀登、向强攀登。
“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要不来,国家需要的时候,企业家必须站出来,扛起自主创新的大旗。”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立说。近年来,黄立率领科研团队在红外芯片、脑机接口、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多个前沿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表示,高德红外将继续高举科技创新大旗,为湖北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作贡献。
“坚持长期主义,坚决不打价格战,不以低质、低价换取销量。”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卢放说,岚图将始终强化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用户和社会带来更多价值。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10月17日,武汉新荣天街正式开业,现场人气火爆。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超大规模市场是我国的优势所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刚刚过去的超级黄金周,湖北消费市场热力十足,零售餐饮消费金额突破500亿元。省商务厅表示,将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着力创新消费模式、消费场景、消费业态,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生活服务业态,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赛事经济、演艺经济等,加快发展入境消费,全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消费转型升级、扩容提质。
作为湖北商业龙头,如何为消费市场添薪助燃?武商集团表示,将精研门店布局,巧置商品陈列,打造极致消费场景,并深化与鄂企品牌联动,借武商直播等线上活动创新消费场景。
“一周就卖了一个月的量。”今年“十一”黄金周,武汉不少高品质住宅受到热捧,为楼市消费注入活力。对此,中建三局智能建造研究院副院长明磊表示,将聚焦“好房子”新标准,通过产品开发、创新设计、精益建造与人性化服务,打造宜居、韧性、低碳的未来社区,以新供给有效激发改善性住房与品质生活新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眼下,由武汉航飞科技打造的低空经济新供给——“低空飞行服务产品集”,正在城市治理领域创造巨大新需求:它覆盖42个政务场景,通过“无人机+AI”实现群体事件预警、消防应急等,致力于提升效率25%、降低成本20%。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推动该系统赋能短途物流,全面驱动“低空+”服务升级,激发城市活力。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全会提出,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世荣表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聚焦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系统推进“一键三联”“个转企”等改革,全面清理各类隐性准入壁垒;强化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统一规范文明执法,加强公平竞争审查与技术监测,坚决破除内卷式竞争,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竞争,为畅通经济循环提供坚实保障。
全会还提出,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武汉农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卫东倍感振奋。他表示,武汉农交所将提升整合全省涉农资源能力,优化产权交易市场布局,努力打造成为“立足湖北、依托武汉、面向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链接全国”的新时代农村资产权益交易所,促进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7月11日凌晨,繁忙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0月23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引擎轰鸣——109条航线纵横交错,一张覆盖全国、辐射亚洲、通达欧美非的全球航空货运网络已初具规模。鄂州市副市长、临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尹彬表示,将继续以“拼抢实”的“临空速度”推进花湖国际机场建设,不断做强“内陆空中出海口”功能,加速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注入更强枢纽动能和集散效应。
10月15日,中欧班列(武汉)北欧三国新线路正式开通。至此,中欧班列(武汉)已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连续两年开行量突破千列。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沙鹏俊表示,中欧班列(武汉)作为湖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开放载体和平台,未来将持续优化物流线路,精准对接中、欧两端需求,构建高效协同、竞争力强的班列运营模式,助推更多湖北企业走出去和“欧洲造”引进来。
走出去,引进来。全球汽车声学系统领军企业意大利艾利特拉1938集团2009年落户湖北,成立武汉菲亚姆电气有限公司,至今已3次增资。武汉菲亚姆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然说,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扩充本土研发团队规模,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抓住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机遇,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过去5年,格林美以“产业、科技、文化”的融合出海模式,在印尼建设了“科技+绿色+智慧”的高技术镍资源产业链,开办了印尼政府—格林美—中南大学中印尼工程硕士与博士班,不仅让中国技术造福印尼,更实现了民心相通。格林美集团董事长许开华教授表示,未来,格林美将坚定实施踏浪出海战略,为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更大贡献。
民生为大积极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
阳新县仙岛湖碧波荡漾,千余个小岛星罗棋布,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省卫健委表示,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智能化、现代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为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作出湖北贡献。
村民户户有别墅,人均年纯收入突破9万元。保康县尧治河村靠“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村党委书记孙开林表示,将继续优化村集体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同时,增加资金投入引进专业医疗人才、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养老服务设施,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全力打造中国山区幸福村。
咸宁嘉鱼县官桥村八组党委书记、组长周志专则表示,将积极探索“先富帮后富、一组(企)带多村”的共同富裕模式,在产业兴组、发展自身的同时,与周边村组结对共建,力争再造若干个官桥村八组,带领更多乡亲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高品质生活,离不开高质量的供给,离不开制度托底的保障,也离不开绿水青山。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严天文表示,“十四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狠抓长江大保护,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低碳行稳致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荆楚大地绿意盎然。“十五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锚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目标,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开展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等“美丽”系列建设,积极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力争到2030年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美丽湖北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湖北日报全媒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