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打破网约车“内卷”需精准监管、平台担责

对许多网约车用户而言,出行体验正面临一些糟糕的变化,车内异味严重、空调额外收费等……与此同时,司机们也倍感压力,疲于应付“一口价”等低价订单,陷入疲劳驾驶和微薄收入的无效循环里。这些“体验困境”实际指向了市场竞争失序、司乘矛盾激化、从业者权益受损的深层内卷。要破解这一困局,需要的是更精准的监管、更负责任的企业行为,以及整个行业生态的共同改进。

监管需要更具针对性,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为行业留下健康发展的空间尤为重要。2024年5月,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网约车“优质服务年”专题会,发布风险预警,避免市场过度饱和,为行业“降温”。不久前,江西鹰潭、河南开封等地聚焦平台强制派单和不合理收费行为,遏制平台的恶性价格竞争,彰显了监管思路的进一步升级。各地不再是简单地叫停“一口价”,而是精准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强制司机接单”等违规行为。这种提前预警、精准施策的监管方式,既守住了公平竞争的底线,又保障了司乘双方的合理选择权。

平台必须承担起主体责任,主动作为,寻找“价格战”之外的发展路径。一直以来,高额抽佣与“一口价”“特惠单”的低价竞争让司机陷入多劳却不多得的困境。如果网约车企业只是单纯下调抽佣,很难从根本上破解行业深层矛盾,平台更需锚定长期价值,跳出“价格战”的老路子,将竞争焦点从低层次的价格比拼转向技术创新与服务品质升级。用心思考派单算法能不能更合理些?司机激励机制能不能更人性化?服务类型能不能更贴合不同乘客的需求?平台未来自然看得见、走得远。

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平台、司乘的共同努力,构建公平透明的运营环境。对政府而言,需采取刚性措施遏制无序低价竞争、恶性抢单行为,明确平台经营的“红线底线”。对平台而言,要实现抽佣透明化,坚决杜绝强制派单、模糊化处罚、不合理扣罚等违规行为。对司乘双方来说,则需互相多一点体谅,司机群体主动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细节,以优质供给赢得乘客认可;乘客树立理性维权意识,尊重司机劳动价值,避免过度维权或恶意投诉。让网约车行业尽快从“内卷消耗”转向“价值提升”,真正服务于民生出行需求。

网约车行业的深度调整,既是破解当下困局的必然选择,也是平台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精准监管、平台担当、多方努力,将为网约车行业突破“内卷”局面注入强劲动力,为群众提供更安全、便捷、有温度的出行服务。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红(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团队、庙前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打破网约车“内卷”需精准监管、平台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