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沉默的荣耀》中吴石与武汉的不解之缘

你看过最近热播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吗?剧里,于和伟饰演的吴石,是一位深藏不露、最终为信仰牺牲的地下英雄。可你知道吗?这位传奇人物,他的一段隐秘起点,其实就在武汉。

1911年,武昌城头一声枪响,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那一年福州少年吴石在开智学校读书,他被这场革命的风暴深深地感染,之后毅然报名参加学生北伐军,从此走上从戎之路。北伐终止后,他被编入了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这是一所培养陆军骨干的地方,他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系统的军事教育,也第一次理解了‘家国’这两个字的分量,2年后他被编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武汉这座城市的硝烟、江水、与那份青年热血,也悄悄地烙进了他的命运里。

1938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武汉一度成为战时首都,全国的军事情报人员汇聚于此,已经身为参谋本部厅长的吴石负责对日情报工作。武汉会战前后,蒋介石几乎每周都要召见吴石一次,探讨军事要务。

在武汉的这段时光里,吴石不仅在武汉大学珞珈山上聆听过周恩来的演讲,还同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人有过交往。

“在武汉,吴石的身份,开始变得复杂。他表面是国民政府的参谋高官,但心底那条隐秘的线,已经慢慢通向了共产党的情报网络。”从武昌的课堂,到国防部的机密室,从公开的将军,到隐蔽的战士,吴石一步步走进那个‘无声的战场’ ”他知道,这条路,走下去也许再也回不了头。

正如《沉默的荣耀》里那句台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剧里的故事延伸到了台湾,而现实中的起点,却是这里——武昌、珞珈山、长江边的课堂。那个年轻的将军,从这里走向了他生命中最沉默、也最光荣的战场。今天,我们站在珞珈山上,还能听见风吹过松林的声音。那或许,就是历史在低语。

吴石的故事,不只是一个谍战传奇,它更像是一段从‘青年学堂’到‘民族觉醒’的旅程。他的沉默,成就了信仰的声音。那份荣耀,不在喧嚣中,而在历史的深处。(文字/出镜/拍摄/剪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沉默的荣耀》中吴石与武汉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