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破题“丽珠之问” 书写“湖北之答” 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深耕20年实现中医药全链条突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20多年前,一种先进的胃药冲剂在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原湖北省医工所)研制成功,最终被珠海一家制药厂获得。此后,这款名为“丽珠得乐”的胃药为该厂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品牌形象,也成为湖北科技成果外流的经典案例。

“这个教训太深刻了。”10月17日,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敏指着泛黄的技术转让合同复印件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但正是这件事,逼出了我们今天重大科技成果落地湖北、相关产业扎根湖北的答案。”

据介绍,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湖北医工院”)深度挖掘湖北道地与特色药材药用价值及其应用,实现了创新药全链条突破,相关技术成果100%省内转化,整体经济效益达14.67亿元。其中,半夏和胃颗粒、肾炎四味颗粒作为全国独家品种,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惠及数百万患者。

突围:构建完整创新链

走进湖北医工院中药资源库,千余种道地药材标本静静陈列,其中100余份民间验方手稿尤为珍贵。

“上世纪60年代,我们的科研人员就背上标本夹、拿起锄头,走村串户,翻山越岭,足迹遍布全省,开展大规模的中药资源普查。”卢敏介绍,截至目前,该院系统调查了1000余种湖北道地与特色药材,拯救挖掘了100余种濒临失传的民间验方,构建起湖北特色药材与民间验方资源库。

湖北作为神农故里、李时珍家乡,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相当长一段时期,湖北中药产业基础薄弱,面临着“药材大省、产业小省”的困境。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把中医药振兴发展作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

以湖北特色药材与民间验方资源库为基础,该院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开展濒危特色药材良种选育及规范化种植;创新道地制药技术,推动中药制备工艺现代化;多维度解析经典方剂配伍,推动中药新药创制与产业化。

创新铁皮石斛良种选育与绿色规范化种植技术,在湖北英山主产区推广,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达30%,解决了名贵药材优质不优产问题,为产业化提供稳定原料供应。在间用细梗胡枝子治疗慢性肾炎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理论组方,开发肾炎四味颗粒。构建化学诱导的食蟹猴肾炎模型,创新性地模拟了人类肾炎的遗传异质性与动态病理进程,为解析肾炎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研究范式……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根本遵循,该院围绕中药资源保护、关键技术攻关、新药创制与成果转化,构建起一条覆盖“资源—技术—临床—产业”的完整创新链。

裂变:一颗种子的产业森林

“自去年跟湖北医工院合作后,相关药物凭借其显著的疗效和优良的品质,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路。”湖北东信药业副总经理吴书炎告诉记者,基于湖北医工院对苏叶、桔梗、白芍等中药材的深入研究,该公司成功开发了肝肾康糖浆、夜宁糖浆、杏苏止咳糖浆等药物,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自相关药物上市以来,公司累计销售额达到7.8亿元。

在湖北医工院的成果转化清单上,一组联动数据折射出100%转化的乘数效应:武汉福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应用半夏和胃颗粒项目技术,从姜半夏、黄连等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经进一步纯化精制,实现半夏和胃颗粒的生产销售。该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广泛应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单品销售额过亿元。

近3年来,我省半夏、雷公藤、黄连、细梗胡枝子等药材推广种植面积总计达16000余亩,总产值近6亿元,不仅为中药产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还促进了地方相关加工产业的发展,形成“一县一品”特色产业示范。

以铁皮石斛为核心原料,通过现代制剂技术创新开发出覆盖固体饮料、保健食品、露酒等多形态的石斛产品矩阵,实现从原料到高附加值产品的全链条开发。

破题:从个案突破到湖北范式

近日,湖北医工院的“湖北道地与特色药材药用价值的深度挖掘及其应用”项目入围2024年湖北省科技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开发的半夏和胃颗粒、肾炎四味颗粒等2个独家品种获得中药新药证书,并均实现上市销售;大柴胡颗粒、贯叶连翘提取物、六味清胃胶囊、沙参麦冬颗粒等4个品种取得中药新药临床批件;成功开发6个石斛系列大健康产品;获得11项专利授权;项目形成的技术成果实现100%省内转化。

据悉,该项目构建了系统的“处方—工艺—质量—药理药效—临床试验—成果转化—二次开发”创新中药的研发体系,探索出湖北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技术路径,为中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湖北范式。

湖北医工院,是湖北多举措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缩影。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近年来,湖北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的1687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5500亿元,连续4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丽珠得乐”的故事已不再是遗憾的注脚,而成为湖北破茧成蝶的起点。

“从‘丽珠之问’到‘湖北之答’,我们用了20年时间。”卢敏感慨,这段历程,不仅是一家科研机构的成长史,更是一部湖北中药产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奋斗史。湖北医工院作为国家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也是我省生命健康领域唯一的转制科研院所,在长江产业集团统一部署下,承担着生命健康事业部“链创”重任,今后将进一步依托产业投资平台的技术、人才、资本一体化优势,坚持传承与创新,让中药现代化在湖北大地持续焕发生命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破题“丽珠之问” 书写“湖北之答” 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深耕20年实现中医药全链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