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不少人选择登山游玩,但安全意识一刻也不能放松。前不久三名登山爱好者在北京房山区的野山中迷路被困,情况危急。房山蓝天救援队接到求助后,连夜展开了救援。
2025年10月2日傍晚6点27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傍晚的宁静:3名登山爱好者被困于,房山区官财山至天狼潭大峡谷方向的野山之中。水粮耗尽,照明缺失,夜幕正迅速降临,温度骤降,每一分钟的延误,都意味着成倍的风险。
救援刻不容缓!11名蓝天队员迅速响应,携带专业装备、饮用水和食物火速出发。晚上7点58分,第一梯队7名队员率先抵达山脚,立刻循着初步确定的路线摸黑上山。
晚上10点13分,队员们终于凭借断断续续的呼救声,在一处三米多高的小断崖下的深沟里,找到了三名蜷缩在一起互相取暖的被困者。万幸的是,三人没有明显外伤,但极度的恐惧和寒冷让他们瑟瑟发抖。
队员们立刻为被困者补充了水分和能量,并为他们戴上准备好的头灯。接下来,如何将他们安全转移到断崖上方,成了第一个挑战。绳索,成为了唯一的依靠。
当所有人终于转移到安全地带,下山的路,却远比想象中更为漫长。一名被困者的左腿膝盖旧伤复发,疼痛让他寸步难行。原本可以快速通行的山路,变成了巨大的挑战。
真正的考验开始了。前方队员劈枝引路,中间两人一左一右架着受伤的被困者,后方队员紧紧拽住绳索做保护。在陡坡和乱石中,他们几乎是用身体为被困者搭建了一个移动的“安全舱”。
前方劈枝引路,后方双人扶持、中间接力架背——队员们用身体作护栏,以绳索为生命线,在漆黑中一步步向下挪移。
深秋的山风,冰冷刺骨。队员们却汗流浃背。衣服湿了被风吹干,刚干透,又被汗水浸湿。这段正常情况下仅需20分钟的路程,他们用了整整4个小时。
秋夜的深山冷的有些刺骨,但人心炽热。救援结束后,获救者通过微信转来1000元以示感谢,但被队员们坚决退回。“咱们是老百姓的队伍,不收取费用,钱给您退回去了”,从接到求助到全员返回,历时近10个多小时。它不仅是一次体力和意志的考验,更再次用行动提醒我们:切勿盲目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