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雨丝缠绵,正是“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时节。近日,山东等北方多地秋雨连绵,窗外雨声淅沥,空气中弥漫着湿润与微凉。阳台上晾了好几天的衣服依然带着潮意,家里的木质家具摸起来也有些湿漉漉的。这样的天气虽别有一番诗意,却也悄悄带来了不少健康隐患——昼夜温差加大、湿度增高,正是多种疾病伺机而动的时期。潍坊市中医院专家提醒,秋雨时节气候湿冷,是多类疾病的高发期,市民应注意防寒除湿、调养身心。
骨科和风湿类疾病
秋雨时节湿冷加重,久坐办公室的人容易腰酸背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和风湿类疾病等容易出现或加重。应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避免受凉,尽量不在潮湿环境中久坐或久站。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自身免疫力,但应避免在阴雨天气外出锻炼。中老年人宜选择平路散步等缓和运动方式,注意运动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晚上用温水泡脚改善下肢血液循环,舒缓运动疲劳。另外,如果关节处除了疼痛还伴有红肿发热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阴雨形成的高湿度、低气压容易使人们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疾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监测血压和心率,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随意停药,以免导致血压波动或诱发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脑供血不足等。日常饮食宜清淡,多摄入新鲜蔬果,适当补充水分,即使不觉口渴也应定时饮水,及时补充水分能够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让血液在血管里流通得更畅通。若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憋气、头晕、肢体麻木无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消化系统疾病
潮湿环境非常适合霉菌生长,容易导致食物霉变,引发肠胃不适甚至食物中毒。秋季更应慎食生冷海鲜及隔夜食物。冰箱内的食物堆放要有空隙,生熟食应分开,定期清洗冰箱,在冰箱内贮藏的熟食应加热后食用,食品在冰箱内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周。饮食上建议以温热、易消化为主,少食辛辣刺激、生冷及油腻食物,注意餐前便后洗手,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呼吸系统疾病
阴雨天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时期,主要是由室内外温差大及湿气过重引起。人体最适宜的健康湿度为41—45%,在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的环境中,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都会降低,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此外,儿童由于抵抗力弱,极易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也容易发作。建议保持室内适当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或人员密集的场所。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避免生冷油腻,增强身体免疫力。儿童尤其要注意手部卫生,规律作息,天气允许时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皮肤病和妇科疾病
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导致手足癣、湿疹等皮肤问题高发,部分人群还可能出现虫咬性皮炎等过敏性反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非常关键,洗浴用具专人专用。贴身衣物应勤换洗,尽量选择棉质透气面料。还有就是妇科疾病,阴雨天也是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时候,女性需特别注意私处卫生,内裤建议用热水烫洗并在通风处晾晒,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运动出汗后及时清洁,防止霉菌感染。
秋雨时节,建议大家多多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穿着,注意室内通风除湿,被褥衣物勤晒勤换。如已有慢性病史,请遵医嘱做好日常防护与健康监测,防患于未然,安稳度过这个多雨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