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本科学历,却选择进入职业院校“回炉“深造,这一被网友称为“本升专”的现象正在各地悄然兴起。在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这群年轻人的选择并非学历的“降维”,而是对个人职业发展的精准定位,是对“技能刚需”时代的积极回应。
“本升专”现象折射出年轻人就业观念的转变。过去“学历越高越吃香”的观念深入人心,而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跳出这一思维定式,以更务实的眼光审视自身需求与市场走向。韩岩为掌握操作技术而重返校园,王佳航为获得“实实在在的手艺”到技师学院报道……这些年轻人不再被学历至上的传统观念所束缚,而是以务实的态度规划职业生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技能越硬越值钱,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紫领”人才正成为稀缺资源。
“本升专”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双向奔赴。当前,企业用人不再是唯学历论了,随着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不少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可以画出图纸却不会操控机床,而经过系统实操训练的职校生,往往能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减少了企业的培训和时间成本。年轻人无论学历高低,最终都要就业,职业院校恰好可以给本科生弥补技能短板。通过技能培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让年轻人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本升专”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产教融合的支撑。职业院校通过精准对接产业前沿,让教育和产业不脱节,让“回炉”的年轻人学到真本领。青岛市技师学院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分层次、按项目培养,并将企业生产一线使用的设备引入学校,实现“所学即所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铁路系统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河南唯一公办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每年招收本科毕业生人数在逐步增加,且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90%。职业教育精准对接行业、适配产业,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才能让“本升专”摆脱短期热度,成为可持续的人才培养路径。
“本升专”并非学历的“逆行”,而是人才培养路径优化与个人职业规划的理性发展。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社会对既懂理论又精通实践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愈发旺盛。职普融通、理实结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肖梦涵(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团队、王店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