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十四五”期间,气象部门为公众提供的气象服务有哪些“升级”?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答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情况。会上,国家气象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回答极目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现在的气象信息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生活,天气预报的内容也从天气现象、温度、风等简单的要素拓展到出行建议、风险提示、生活参考等。

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公众收到天气预报的途径越来越多。“十四五”期间,气象部门为公众提供的气象服务有哪些“升级”?未来,公众收到的气象预报服务将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发布会上,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在回答极目新闻记者提问时介绍,关于气象为公众服务方面,一是气象信息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生活。打开手机,现在看到的天气预报可以具体到未来一个小时所在地区是否下雨、何时雨停。天气预报的内容也从天气现象、温度、风等简单的要素拓展到出行建议、风险提示、生活参考等,覆盖了衣食住行健游购娱学康等不同的场景,生活气象服务指数也增至70余种,气象信息全面融入主要媒体、主流资讯和生活服务平台。二是助力城市运行,赋能城市治理。气象部门针对保障大城市运行建立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构建了面向城市生命线、城市建设、综合交通、旅游康养、生态环境等行业领域的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体系。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数字气象服务系统融入“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安全运行“一网统管”建设;深圳超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案例被联合国推介。

发布会现场(图源:国新网)

金荣花表示,未来,气象服务始终秉持服务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将更加贴近百姓的生产生活。一是按需定制服务更贴心。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用户提交的位置、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为用户按需推送定制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产品。二是智能交互服务更贴身。借助物联网、5G、AI智能体新技术,公众可以通过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随时随地、在线互动获取最新气象信息,享受气象服务的贴身保障。三是行业融合服务更周全。气象部门已经与文旅部门联合发布了避寒、避暑旅游路线。接下来,气象服务将与更多的生活、健康服务领域深度融合,比如与卫生健康部门及医疗机构深化合作,协同创新体验感更好、针对性更强、普惠性更广的气象服务信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极目新闻记者提问(图源:国新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十四五”期间,气象部门为公众提供的气象服务有哪些“升级”?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答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