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晶、通讯员李丹、王俪颖、雷安琪)9月24日,湖北第十六届晒谱活动暨湖北地方文献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图书馆拉开帷幕,“家谱姓氏展”同期在省图开展,36套湖北省图书馆馆藏的家谱展出,涉及张、王、李、陈、刘、黄、胡、吴、杨、周、徐、潘、朱、萧、熊、赵、马、范,共18个姓氏。
湖北省图书馆方志馆工作人员汪禹介绍,此次展出家谱涉及的姓氏,要么是人数众多,比如张、王、李、陈等,都是大姓,要么是荆楚本土姓氏,如黄、熊两姓。展品中除了家谱原件,还为观众展示了该姓氏的起源、堂号、家风家训,以及湖北省图书馆收藏该姓氏家谱的情况。
人人都有姓氏,但姓氏堂号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有些陌生。堂号是中国传统宗族文化中,家族为彰显祖先功绩、传承家风或标识支系而设立的称号,通常用于祠堂、家谱、器物及家族对外交往中,是家族身份与精神的象征。
展览中介绍,黄氏所用堂号有嗣雅、双井、培本、丹阳等,最广为人知的当属江夏堂。江夏堂源于古代江夏郡(今湖北武汉及云梦周边地区)。战国时,楚国公子春申君黄歇的部分后裔定居于江夏。到汉晋时期,江夏郡发展成为黄氏宗族的核心聚居地与郡望中心,东汉名臣黄香及其家族世代居此。江夏逐渐成为黄姓的标志性郡望。后世黄氏子孙迁居各地,为铭记家族本源并彰显传承,普遍采用“江夏”作为宗祠堂号,江夏堂最终成为黄姓最具代表性且广泛使用的堂号。
周氏所用堂号有汝南堂、爱莲堂、细柳堂等。汝南是周姓最早的一个郡望,相传出自周平王少子周烈之后。细柳堂源于西汉名将周亚夫。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时,治军严明,连汉文帝巡视时都需按辔徐行。其后裔为纪念其功绩与家风,以“细柳”为堂号,象征军纪严整、家风严谨。爱莲堂源于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莲花比成君子,推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周敦颐的后裔以爱莲堂为堂号,以表达对祖先品格的敬仰和传承。
家谱文献作为历史切片,不仅反映了个体家族的发展轨迹,更折射出中华文化内在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强大生命力。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省图书馆持续举办晒谱活动,展现了湖北在推动家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探索。以家谱为桥,通家国情怀之源流;以晒谱为阵,聚传承发展之合力,将共同推动家谱文献保护利用迈向更高水平,在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