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城更新貌,人更幸福

9月19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武汉市“聚焦武汉持续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相关情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33个重点更新单元,改造城中村193个、老旧小区1464个,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863台。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千家万户生活环境的真实改善,是一座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的新阶段。城市更新,不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和安全增强的系统工程。

城市更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人民群众住得更安心、更舒心、更幸福。近年来,武汉聚焦群众反映的设施老化、停车难、服务缺失等问题,精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修缮外墙、增设便民设施,把一项项“民生清单”变成百姓的“幸福账单”。一个个直击生活痛点的微改造,让老百姓生活中的“小确幸”越积越多。更重要的是,更新改造过程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变“政府配菜”为“群众点单”,让居民成为更新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极大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社区凝聚力。城市的温度,就在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人性化设计中不断散发,“住有所居”正不断迈向“住有宜居”。

现代城市不仅要住得舒服,更要活得便利,不断推动民生服务升级,让“一刻钟生活圈”触手可及。武汉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纳入更新整体布局,推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资源下沉社区,让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满足日常所需。这种“家门口的便利”,不仅提升了生活效率,更增强了城市的温度与亲和力。科技赋能也为服务更新注入新动能,智慧路灯、数字消防、垃圾“云巡检”等数字化手段广泛应用,既提高了管理效能,也让老小区焕发“智慧范儿”。当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需求,城市管理便不再是冷冰冰的流程,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细治理。

安全是城市运行的底线,也是更新必须筑牢的基础。面对极端天气频发和公共安全挑战,武汉大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建成超300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区域,有效缓解内涝压力;全面排查整治老旧管线、危房隐患,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建成1500个社区应急服务站,织密基层应急响应网络。城市更新不仅要“好看”,更要“结实”——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能够“扛得住、恢复快”,这才是现代城市应有的底气与担当。只有把安全底线筑牢,城市的繁华才可持续,人民的生活才有保障。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城市更新,最终是为了人民,关键在于找准群众幸福生活的“穴位”,用“绣花功夫”精细施策,更新的是面貌,温暖的是人心,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戴欣(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万松街道)

责编:袁莉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城更新貌,人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