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冯袁玥、通讯员武宣)9月24日,武汉市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聚焦武汉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会上获悉,2025年上半年,武汉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武汉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十四五”期间,武汉市围绕文化使命,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武汉戏曲“大码头”影响力不断增强,文艺创作成果丰硕。京剧《母亲》、汉剧《夫人城》、楚剧《汉口茶港》等50余部精品剧目陆续推出,多部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并入选国家级戏曲工程。武汉成功承办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琴台音乐节、武汉国际杂技节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楚剧院演员余维刚荣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市梅花奖获奖者达12人次,数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完善,12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不断织密。武汉图书馆新馆、武汉戏曲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汉剧博物馆等8个文化场馆及100家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空间建成开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武汉之夏”“百姓明星”等惠民活动年均开展超1500场,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水平提升,盘龙城遗址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最佳遗产项目”。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建设稳步推进,文博旅游年接待观众超1000万人次。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多项国家级非遗活动成功举办。
文旅产业活力增强,2024年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数字出版、网络视听、游戏动漫等新业态集群快速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市文化、娱乐业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87%,增幅位列同期各行业新登记企业数量榜首。
文旅品牌持续擦亮,黄鹤楼、知音文化区等资源整合成效明显,打造“一桥两山”文旅核心区。武汉获评夜游名城,木兰湖旅游度假区、江汉路步行街等多个街区、景区获评国家级称号。汉马、武网等赛事影响力扩大,演艺经济、赏花经济成为消费热点。
接下来,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收官工作,积极谋划“十五五”发展举措,加快将文旅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