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基础教育如何赋能生态保护?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发出“武昌声音”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倩倩、通讯员张煜)9月22日至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举行。现场,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的实践经验分享,为全球生物圈保护提供了来自中国基础教育的基层视角。作为大会邀请的全国唯一县区教育代表,其探索路径引发关注。

这场十年一届的全球盛会首次来到亚洲,汇聚了全球专家。“教育如何为生物圈保护注入青春力量?”大会交流环节,武昌区教育局副主任督学王琼以《长江育未来:生物多样性教育的武昌实践与全球担当》为题,向来自全球的专家展示了中国基层教育的创新探索。

据介绍,武昌区三个维度的实践路径尤为亮眼。一是构建“多维融合”的课程体系,健全区校两级推进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全区教育发展规划,让生态理念扎根课堂。二是让学习在真实情境中发生,创立“学——研——创——享”生态教学范式,打造了“碳探武昌伢”品牌活动,成为享誉全国的实践育人绿色名片。三是搭建“家校社企”协同共育平台,让教育能量汇入长江大保护,形成了家校社企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全区学子争做生态文明担当者,涵养科技创新爱国情。

由武昌教育专家朱翠兰领衔编写的神农架国家公园研学丛书——《国宝金丝猴》、《大九湖湿地探索家》等八册,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中进行了展示。

20多年来,从“零废弃”校园改造到“双碳”课程体系顶层设计,武昌区持续深耕生态文明教育,多次在国际国内生态文明教育大会上分享交流区域样本成果,近两年先后获评武汉市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武汉市“江城科普特色活动项目”等荣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基础教育如何赋能生态保护?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发出“武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