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肖丽琼、通讯员杨旻、王琛)城市排水管网,因隐匿于地下,日常检查工作困难重重。9月23日从湖北省生态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生态”)了解到,该公司参与研发的一项诊断技术,如同为城市管网配备 “智能医生”,不仅能提前发现问题,还能精准 “对症下药”,应用于湖北某湖泊治理后,污水年溢流量减少30万吨。
城市排水管网,就像一条条 “血管”,一旦堵塞或泄漏,就会导致污水横流、河道变臭、内涝频发。但由于它们深埋地下,管理难度极大,几乎处于 “黑匣子” 状态。运维人员往往要等到问题暴露到地面,才能采取措施,此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处理时机。
为破解这一痛点,湖北生态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湖北省长江生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由中科院院士王焰新担任首席科学家。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团队,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他们自主研发“地下管网检查井修复材料”,实现国际同类技术的国产化替代,打破技术依赖。此后,又研发出地下水动态实时在线监测的关键技术装备,使原本隐蔽的管网运行状态全面可视化,以及时修复管网及检查井漏点,显著提升运维效能。
在湖北某大型湖泊治理中,该技术凭借精准诊断与实时监测,年减少污水溢流量超30万吨,有效遏制了雨季合流制溢流污染;在南方某高密度建成区,通过管网错混接点修复与智能化调度,显著改善了河道水质。
据悉,这项名为“城市排水管网效能诊断及全过程污染控制关键技术装备与集成应用”的项目,已于近日通过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复评。截至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120余个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覆盖武汉、宜昌、深圳等80多个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