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原创 10天涨100亿,宇树科技朋友圈狂欢

近期的资本市场,被宇树科技点燃了热情。这家成立才9年的国产机器人公司,正带着上百亿估值,准备敲开A股市场的大门。

9月2日,宇树科技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帖称,预计将在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届时公司的相关运营数据将正式披露。

许多网友表示,“这是今年机器人领域最受期待的IPO之一”。

随着宇树科技的上市进程越来越快,大众开始期待,这家未来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是否能带来一场“造富”神话。即使是现在,宇树科技也已经在资本市场上“带飞”了一批相关企业。

01、“沾光”宇树科技,市值大涨百亿

谁能想到,“周杰伦概念股”巨星传奇,因为“沾”上了宇树科技的热点,就来了一波股价暴涨。

9月12日开盘后,巨星传奇大涨,盘中涨幅一度超20%。而后其股价虽稍有回落,当日仍报收12.55港元/股,涨幅超13%。

巨星传奇这次大涨却不是因为周杰伦有何新动向,而是因为由巨星传奇和宇树科技共同打造的首款产品“巨星狗”,在9月13日的上海旅游节开幕式花车巡游上首次公开亮相。

早在7月30日,巨星传奇就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已与宇树科技签订合作协议书,将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上述合作,巨星传奇与宇树科技将共同打造具有较强IP属性的消费级机器人产品,并进行商业化。

近日亮相的“巨星狗”,就是“明星IP+潮玩+科技”的融合体,具备陪伴功能与社交属性。后续双方的合作范围还将涵盖巨星传奇旗下艺人资源,并进一步拓展IP合作机会。

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前景越来越明朗的当下,宇树科技筹备上市也扩大了市场的想象空间。在这种情形下,那些和宇树科技通过资本纽带联系的上市公司,更是率先获益。

9月16日,首开股份再次涨停收盘,收报6.67元/股,市值达到172亿元,股价实现了“十天九板”的走势,累计涨幅高达152.65%。而此前,首开股份的股价长期在3元以下,9月2日收盘价仅为2.64元/股,市值只有68亿元。

▲首开股份近日股价走势图

一众游资也现身首开股份。9月3日后,包括华鑫江苏分公司、广发杭州富春路等都曾出现在买入该股的名单中。

在首开股份大涨之前,宇树科技恰好在9月2日“官宣”即将发起IPO。而首开股份由于间接持股宇树科技,也被股民们贴上了“宇树概念股”的标签。

首开股份公告显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首开盈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信公司),持有金石成长股权投资(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8.29%的出资份额,成为该基金的重要LP(有限合伙人)。而金石成长基金是宇树科技的第六大股东,盈信公司通过其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约0.3%的股权。

A股市场中直接参股宇树科技的公司并不多。因为宇树科技的上市之旅备受外界看好,在市场情绪的驱动下,首开股份迅速成为热门投资标的。许多股民在投资平台上表示看好首开股份,更有此前观望的投资者扼腕叹息,表示后悔“没能及时上车”。

首开股份不得不连发多次公告,向投资者提示风险。9月11日,首开股份公告表示,盈信公司间接持有的宇树科技股权比例很低,且盈信公司对基金的投资仅为财务性投资,对基金决策运作无控制力和影响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由情绪驱动的行情,缺少长期支撑的动能,一旦相关热点转移或情绪冷却,资金就可能迅速离场。

提前“分羹”宇树科技IPO蛋糕的,还不止这些。

今年春晚后,受宇树科技爆火的影响,同样借道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的企业中,金发科技就曾一度拉出涨停;卧龙电驱近一个月内累计有11个交易日股价刷新历史纪录,截至9月16日,其市值已突破740亿元,创上市23年新高。

9月3日,通过容腾基金持股宇树科技的景兴纸业也是大涨10%,迎来涨停。9月16日,景兴纸业再次涨停,报收5.92元/股,总市值达79.61亿元。

投资者对宇树科技的热情,也延续到其供应链相关企业中。今年以来,宇树的核心部件供应商——长盛轴承股价上涨215.67%;传动部件供应商双林股份股价上涨148.42%。

02、120亿估值背后的30家机构

宇树科技虽然还未上市,但一场资本盛宴已在酝酿之中。

宇树科技的资本运作早已开始。今年5月,其公司名称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随后注册资本也从288.9万元增至3.64亿元,增幅达到125倍。

在“官宣”开启上市进程前一个月,宇树科技完成了C+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吉利资本六大巨头共同领投,组成了包括运营商、互联网、汽车多个行业巨头在内的豪华投资团。据《晚点LatePost》报道,宇树科技此次融资金额接近7亿元,投后估值超120亿元。

甚至在日前,还有媒体报道称,宇树科技正在为其计划中的IPO寻求高达500亿元的公司估值。随后,宇树科技回应称,相关估值消息不实,目前公司内外还没有讨论过IPO估值的事情。

从宇树科技未来的资本盛宴中能吃到最多红利的,无疑将是公司创始人王兴兴。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宇树科技的直接股东数量达到39个,其中王兴兴个人持股27.81%,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股,最终收益股份比例为34.49%。

在不久前发布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中,王兴兴以67亿元的身家首次上榜。一旦宇树科技成功上市,王兴兴的财富也势必将再创新高。

此外,宇树科技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宇翼持有公司6.81%股份。若只按120亿元的估值计算,这部分股权价值也将达到8亿元。王兴兴近期透露,公司目前员工规模大概有1000人。一旦宇树科技上市,也将助力众多员工实现财富跃迁。

历时9年,宇树科技已完成10轮融资,30多家机构参与其中,进行了一场“资本接力”。如果宇树科技顺利上市,它背后的投资方也将从中获取不菲的回报。

根据天眼查信息,宇树科技的第一位天使投资人,是前roobo公司联合创始人、现银河通用合伙人尹方鸣。2016年宇树科技刚刚成立时,具身智能赛道还未受到资本的青睐,尽管王兴兴曾在2017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与雷军、王兴等大佬坐在同一张桌上吃饭,但仍未拿到任何投资。

尹方鸣当时对宇树科技进行了2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对于十分“烧钱”的机器人赛道研发来说,200万元只是杯水车薪,但尹方鸣的投资,也属于“雪中送炭”了。但时至今日,尹方鸣已选择部分退出投资。

直到2020年左右,宇树科技的融资才变得顺利起来。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和德迅投资等,助力宇树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

而后,随着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资本注意到了宇树科技。红杉中国再次加注之外,顺为资本、美团、源码资本、金石成长基金以及经纬创投等明星机构开始出现在宇树科技的股东行列中。随着投资方阵容的强大,每轮融资额也升至十亿元级别。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列在王兴兴之后,持股宇树科技最多的外部股东是美团旗下的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为8.25%。在美团参投的B++轮融资后,宇树科技当时投后估值为80亿元,至今估值已上涨了至少50%。

从Pre-A轮就参与投资宇树科技的红杉中国,则通过宁波红杉科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7.13%,是宇树科技的第二大外部股东。

03、为什么是宇树科技?

具身智能这条赛道近一年来在国内炙手可热,宇树科技是其中少数可以实现盈利的公司。

王兴兴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透露,宇树科技的年度营收已突破10亿元。其投资方也曾对外透露,宇树科技已经连续5年实现了盈利。

宇树科技向IPO发起冲刺之际,人形机器人产业也走到了爆发的前夜。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报告中预言:“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中国在该产业供应链中占比达到63%。”它在报告中还表示,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正在把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打下来”。

在9月12日发布的声明中,宇树科技以2024年为例简要介绍了其产品的收入结构,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以及零部件产品的销售额分别约占65%、30%和5%。其中,大约80%的四足机器人被应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其余20%则用于检测、消防等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则完全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

此前,机器人研发多以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的理论为圭臬,其采用的高成本液压驱动技术路线,也被视为机器人领域的标杆。

而王兴兴采取的是另一套高性能纯电驱动技术,并通过自研大量关键零部件,将机器人的生产成本压到极致。

特斯拉的一组人形机器人物料清单数据显示,其总成本大约为41381美元,而关节成本就占到了56.9%。

宇树科技选择依靠超90%的核心部件(电机、减速器、电机驱动器、编码器、传感器、主控系统甚至电池等)自研率,有力地控制了成本。“成本是我们做所有东西的KPI,核心就是要赚钱。”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自创立之初,宇树科技的“价格屠夫”风格就一直延续至今。2024年5月,宇树科技发布G1机器人,售价仅9.9万元起,而同类产品售价动辄高达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以上。如此低廉的价格,一度震撼了整个行业,“以价换量”的策略也被业内许多公司认同,市场上隐隐有开展“价格战”的势头。

▲图源/宇树科技官网

凭借低廉的价格和优越的运动控制系统,宇树科技的产品迅速获得业内认可,许多高校、科研机构纷纷购入宇树机器人用以研究,这很快让宇树科技实现了现金流循环。

一直以来,宇树科技都专注于机器人的硬件攻克和运动控制算法领域,但随着赛道内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其优势也在逐渐缩小。

松延动力算法副总裁崔文昊此前向《财经天下》表示,对于自家的算法水平,松延动力还是比较自信,“外界总说(我们的)硬件指标比宇树差,我们有一点不甘心,只能通过调整硬件来弥补”。

宇树科技的“价格屠夫”策略,也很快被松延动力“学”走,在机器人马拉松上大放异彩的N2机器人,售价仅3.99万元。

虽然宇树科技的盈利已经证明其商业化模式的成功,但随着上市的加速,宇树科技将面临的挑战也将进一步升级。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进入机器人赛道,行业竞争加剧,这种较为“单一”的收入来源,在上市后或将面临投资者对其长期发展的疑问。宇树科技必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对此,王兴兴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我个人过去最大的心得体会还是要提前一步想到未来几年大概是怎么样的,比如在AI、技术、硬件、生产制造、全球布局等方面,提前做好布局。”

(作者 | 林小葵,编辑 | 阳一,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原创 10天涨100亿,宇树科技朋友圈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