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余慧慧)“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为切实提升小学生网络素养与安全防护能力,9月16日,襄阳市米公小学教育集团各班开展了网络素养专题教育活动,通过系统化教学引导学生文明、安全、理性上网。
活动现场。 通讯员 供图
活动围绕“网络素养小达人”“巧辨陷阱防上当”“对网络欺凌勇敢说‘不’”等六大核心板块展开,将网络素养细化为可理解、可实践的具体能力。在“网络素养小达人”板块,老师以“文明上网行为准则”为核心,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掌握“遵守网络礼仪”“保护个人信息”“合理控制上网时间”等技能——例如模拟“陌生人索要家庭住址”的对话场景,引导学生学会拒绝;用“上网时间记录表”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网络使用计划,避免沉迷。同时,针对“谨慎转发信息”“拒绝网络暴力”等要求,老师结合案例讲解如何核实信息真实性、如何举报不良内容,让学生明白“不制造、不传播有害信息”是网络素养的重要体现。
活动现场。 通讯员 供图
“遇到说‘低价卖游戏皮肤’的陌生人,大家该怎么办?”在“巧辨陷阱防上当”环节,老师以小学生高频遭遇的游戏交易诈骗、虚假中奖诈骗等案例为切入点,拆解诈骗分子的“套路”,并传授“核实官方渠道”“警惕异常链接”等识别技巧。现场还通过“反诈小测试”互动,让学生判断“收到‘中奖需交手续费’的短信该如何处理”,强化“不轻信、不转账”的安全意识。此外,老师还详细讲解了遭遇诈骗后的应对措施,包括“30分钟黄金止损期内冻结账户”“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及时报警备案”,并特别提醒学生遇到心理困扰可寻求学校心理老师帮助,全方位构建反诈防护网。
在“守护身体小隐私”“远离危险游戏和玩具”板块,活动进一步延伸网络素养的内涵:引导学生不泄露姓名、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谨慎管理账户密码和设备权限,坚决拒绝陌生网友线下邀约;通过对比“暴力游戏的危害”与“户外运动的益处”,推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优质数字资源,鼓励学生选择拼装模型、科学实验等健康娱乐方式,在远离危险的同时,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活动最后,全体师生共同宣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进行网络安全宣誓,承诺“诚实友好交流”“维护网络安全”“有益身心健康”。该校副校长王明勇同志表示,后续将持续通过家校联动、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化网络素养教育,让“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理念融入学生日常,助力“小苗”们在清朗的网络空间中健康成长,真正成为具备良好网络素养的“网络安全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