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原创 北约首次对俄资开火,无人机进入波兰?19架军机被击落,美防长打给中方,我防长划红线

2025年9月10日,波兰宣布击落多架进入其领空的俄罗斯无人机,标志着北约成员国首次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事件升级至北约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磋商机制,标志着俄乌冲突的紧张局势蔓延至更广泛的欧洲安全范围。

9月10日凌晨,波兰军方称19架俄罗斯无人机越过边界,进入波兰领空。波兰总理图斯克指责这是“史无前例的挑衅”,并表示这是自二战以来最接近冲突的时刻。波兰迅速出动F-16战斗机、荷兰F-35、意大利预警侦察机与北约盟军合作,击落威胁性无人机。波兰政府随即启动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磋商机制,要求盟国协助应对这一安全威胁。

俄罗斯方面迅速否认与此次事件有关,俄国防部表示,所有空袭都专注于乌克兰境内,未计划袭击波兰。俄方称无人机的航程仅700公里,不足以进入波兰腹地,并指出波兰未提供证据证明这些无人机来自俄罗斯。俄外交部则批评波兰和北约夸大威胁,试图为危机加剧制造借口。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回应在此时显得尤为模糊。尽管他表示支持波兰,但未明确提及具体的军事应对措施。特朗普称“好戏登场”,这一表态被批评为含糊其辞,引发媒体广泛质疑。特朗普的回应似乎没有展示出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反而让人感到他在背后操控局势,推动欧洲承担更多责任。

与此同时,美国驻北约大使马修·惠特克发表声明,确认美国与北约盟国将共同应对波兰的安全挑战。特朗普与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通话时表示继续支持波兰,但并未透露如何加速军事资产的部署。

北约的反应虽然迅速,但也充满了矛盾。北约秘书长吕特宣布启动“东部哨兵”军事行动,派遣来自丹麦、法国、德国等国的部队加强波兰及欧洲东翼的防御。吕特指出,尽管无人机事件尚未完全调查清楚,但其规模已被视为“最大规模的领空侵犯”。

然而,北约内部的分歧显现出来。部分成员国,如法国和德国,虽表达了对俄罗斯行为的谴责,但在是否扩大军事部署、是否启动集体防御条款(《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问题上,态度显得谨慎。北约的这一立场反映了成员国间对冲突风险的不同评估,尽管波兰急于推进防务支持,但北约整体并未准备好与俄罗斯直接对抗。

在全球焦点聚集于波兰无人机事件时,中国也在密切关注局势发展。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与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进行了视频会谈,明确中国的立场,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的“红线”问题。董军强调中国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并表示中美应避免误解和冲突升级。这一通话不仅体现了中美军事交流的重要性,也透露出中国在全球安全问题中的战略关注。

此次中美防长会谈的时机显然与当前的国际局势息息相关,尤其是俄乌冲突给全球安全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的表态清晰地表明,无论是在东亚还是在欧洲,中国都将密切关注大国博弈的走向。

波兰的举动与北约的反应揭示了当前欧洲安全面临的深刻矛盾。北约虽然强烈谴责俄罗斯,但在军事行动和集体防卫的选择上却表现出明显的犹豫。这一局面让普京的策略显得尤为清晰——通过制造局部危机,测试北约的决心和协调能力。俄罗斯可能并未意图直接与北约开战,但通过局部冲突和战略模糊,迫使北约在紧要关头做出决定,而目前的反应显然并没有让普京失望。

特朗普的“好戏登场”表态,亦彰显了他在全球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既是推手,也是旁观者。在俄乌冲突中,美国的立场仍在拉锯中,试图通过欧洲国家承担更多责任,以减少自身的军事投入。这种战略平衡使得特朗普在面对欧洲安全危机时保持了高度的策略模糊性。

波兰无人机事件无疑加剧了全球的紧张氛围。俄罗斯与北约的矛盾已经从口头对抗转化为实际行动,虽然目前尚未走向全面冲突,但各方的立场已开始明确化,未来可能触发更大范围的军事对抗。波兰显然希望借此推动更多的军事部署,而北约的回应则充满了策略性的妥协和协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原创 北约首次对俄资开火,无人机进入波兰?19架军机被击落,美防长打给中方,我防长划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