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韩晓玲、通讯员田雨宸、王艳)9月13日、14日,中南民族大学新生报到。新生刘文金胤在父亲陪伴下来校,她的父亲是该校会计学专业1994级校友,毕业27年后再次回到母校。27年,父女俩在这个校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光的“青春接力”。
“从学校里的文科楼、足球场再到一起自习、踢球的同学,我几乎是听着爸爸的民大故事长大的。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好奇,那个装满爸爸青春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刘文金胤说,正因为那些故事里藏着太多的温暖与爱,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大。
她分享了爸爸曾经告诉她的不少往事:父亲当年是校足球队的7号球员,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教练常常从家里带来吃的,生怕他们训练后饿着。父亲毕业后前往云南昆明的部队服役,学校还贴心为他报销了路费,至今那张泛黄的报销单仍被他珍藏着。
刘文金胤的父亲说:“中南民大对学生的关心从来不是嘴皮子上的事情,是真正地落在学习、生活细节里。就像食堂里一块三的热干面,到现在也没涨价。我女儿一直不相信还有一块三的热干面,今天眼见为实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父女俩特意提前来到中南民大校园。漫步于熟悉的林荫路上,父亲指着校园里的八角楼,怀念地告诉女儿那是他曾经常常自习的地方。母校的发展变化,让他感叹和欣喜。他说:“希望女儿在民大积极向上地学习和生活。”
站在父亲曾经怀着梦想奋斗过的校园里,刘文金胤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像爸爸珍藏的报销单一样,我也会在这里留下属于自己的温暖回忆,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