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公共卫生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8月29日,兴宁市水口镇在居委广场组织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专项演练。水口镇党委书记欧阳晓波担任总指挥,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勇君任副总指挥,出动爱国卫生运动网格组、消杀队、清杂队、卫生院约150人协同作战,以“实战化”演练检验防控机制,守护群众健康。
演练模拟水口镇中心卫生院接诊一名有外地旅居史、蚊虫叮咬史,且出现发热(体温39℃)、关节疼痛、皮疹症状的患者。依据兴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1233”工作要求,迅速划定南京路100米核心区,明确“1天入户调查、2天核心区全覆盖、3天完成成蚊消杀、3天蚊媒密度达标”目标。
下午3时,各队伍在居委广场集结,黄勇君细致清点人员、物资,驱避剂、消杀药剂、清杂工具等准备就绪。欧阳晓波下达指令,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爱国卫生运动网格组以南京路8个网格为单元,责任领导、干部带队,严格落实“六同时”流程(发告知书、宣教、清积水、电筒照、病例搜索、询问旅居史 )。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逐户推进排查工作。8个网格组共进户116户,登记有效居民信息150人 。经排查,登记有发热、关节痛、皮疹等三大症状人员0人 ,同步发放灭蚊烟片/蚊香87盒,引导群众清理阳台、花盆托盘等各类积水点73处 ,从源头阻断蚊媒传播风险。
消杀队分“幼虫防控+成蚊消杀”双线作业。针对积水井、下水道等易滋生蚊幼虫区域,精准投放蚊虫灭杀药物,累计处理各类积水容器、下水井口26处 ;在居民区楼道、绿化带等蚊虫活跃区,于清晨、傍晚高峰时段,采用热烟雾机、超低容量喷雾设备,喷洒氯菊酯类药剂,覆盖消杀面积达1.2万平方米 ,并规范公示作业信息,实现“清理—消杀”闭环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成蚊密度。
清杂队对南京路公共区域(天台、楼道、绿化带)及居民庭院开展“拉网式”清理。队员们重点排查花盆托盘、废旧轮胎、闲置水缸等易积水容器,累计清理各类垃圾杂物8车,处置积水隐患点94处 ,翻扣闲置容器57个 ,铲除蚊虫滋生环境,与消杀队协同筑牢“物理防线”。
下午4时30分,各队伍返回居委广场集中汇报。网格组、消杀队、清杂队依次通报工作数据与进展。欧阳晓波充分肯定协同作战成效,同时指出部分网格入户效率有待提升、宣教不够到位、蚊虫孳生地清理不够彻底等不足,明确整改方向。他表示,此次演练检验了网格排查、蚊媒防控、物资调配等环节的衔接效率,后续要以“复盘—优化”为抓手,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强化蚊媒监测与宣传,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辖区群众筑牢健康安全网。
此次演练以“实战化”为导向,锤炼了水口镇公共卫生防控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积累了应急处置经验。水口镇将持续秉持“人民至上”理念,以练促战、以战促防,织密防控网,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南方+记者 张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