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当好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店小二”

近日,湖北省《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出台,明确提出要推动湖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目标,湖北省正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上半年在高技术产业投资上持续增长,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全省转型升级突破期的关键节点,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要当好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店小二”,努力在湖北打造科技创新“梦工厂”的新征程上贡献力量。

以企业为主体,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对于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企业具有天然的敏感性,要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键就在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通过问卷、座谈会、一对一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科创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市场拓展、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真实痛点和需求,并针对科创企业的发展需求提供定制式服务,完成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服务方式转变。同时,既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龙头作用、链主效应,又要鼓励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在细分领域深耕,使大中小微科技企业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以应用为导向,提升成果转化效率。据统计,湖北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超130所,涵盖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等多个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的科学理论研究资源,但如何让那些躺在学术论文里的创新想法“活”起来,真正转化为应用成果却成为了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难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全方位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的创新矩阵,当好创新“育苗员”,让创新种子从“破土到成林”一路上有政策阳光、金融活水、服务沃土相伴。另一方面,需要我们继续完善概念验证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科创企业孵化器、高水平技术经理人队伍“五大支撑体系”的建设工作,夯实“从0到1”的基础研究,做强“从1到10”的应用研究,加快“从10到1000”的产业创新。

以人才为支撑,完善引才育才机制。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湖北正统筹推进“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地、创新型人才孵化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新校区落户经开区,华中师范大学新校区落户黄陂区,湖北大学新校区落户长江新区,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抓住高校落地带来的人才资源和创新优势,以“十步芳草”的意识推动本地引才育才机制建设,按照省委要求实施战略帅才、领军将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十百千万”行动。在校企合作上积极探索“双向流动”模式,如选派高校专家教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高校“产业教授”等,在企业与高校之间打破信息壁垒、架起合力发展的桥梁,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长江潮涌,创新为帆。湖北正以千湖碧水为砚,以荆楚大地为卷,执科技之笔挥毫新质生产力的壮阔蓝图。作为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店小二”,我们需要紧抓企业、应用、人才三要素,扮演好“引导者”、“联络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的过程中当好“狮子型”干部,主动出击、主动作为,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注入澎湃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龚子为(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

责编:陈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当好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