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华农经管学子赴两省三地解码黄河治理“绿色答卷”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瑶 周佳丽 徐雅菲 徐嘉楠)“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7月25日至31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河情,党心行”社会实践团队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黄河足迹,深入河南省郑州市、兰考县及山东省济南市,开展专题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生动记录沿黄河地区践行“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战略的创新实践,求索新时代黄河生态保护的“绿色答卷”。

问水:九曲安澜映绿城

问水之路,始于绿城郑州。以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桃花峪为实践起点,团队成员伴随大河奔流的气魄一路东行。走进黄河博物馆,实践团系统了解了黄河千年水患史及沿岸人民抗洪的艰辛历程。通过与馆内工作人员交流,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自然伟力,体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守护母亲河的广泛共识。滩区迁建、湿地修复、生态廊道建设……这些治水实践生动诠释了尊重自然、顺应规律的生态文明智慧,正推动着黄河与郑州迈向人水和谐的新境界。

随后,实践团来到龙子湖智慧岛,见证了治水工作从经验判断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精准决策的转型。而在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数字孪生平台。该平台融合云计算与三维动态建模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对黄河全流域的数字化映射与智能模拟,为防洪调度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是生态治黄“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此外,团队成员还面向居民与游客开展了“黄河湿地修复及数字赋能”专项调研,旨在收集公众认知与反馈,为后续保护工作的优化方向提供民意参考。

问沙:故道新翠染兰考

问沙之路,起于兰考焦桐。在黄河治理展览馆,兰考县从“一碗河水半碗沙”到岁岁安澜的巨变赫然呈现——这是党带领群众,用“贴膏药”“扎针”等土办法创造的治沙奇迹。“过去风沙打得脸生疼,看如今这环境多好!”黄河岸边,老人指着郁郁葱葱的防护林,对团队成员感慨道。

步入焦裕禄纪念馆,发黄的藤椅、磨破的布鞋,无声诉说着这位“人民公仆”的赤诚,处处闪耀着“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馆外,焦裕禄手植的泡桐亭亭如盖,仿佛仍在见证他那“活着没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治好”的铮铮誓言。团队成员邹佳妍深受触动:“生态保护是人民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迎难而上,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实践团将兰考治沙治黄故事精心制作成微党课进行宣讲。成员们以“干部学院新址”案例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用“三代兰考人接力种树”故事解读“功成不必在我”境界,以期引领更多人铭记并传承这些不朽事迹与精神财富。

问泉:百脉清流入黄河

问泉之路,归于泉城济南。实践团在趵突泉景区了解到,当地通过“引黄济泉”工程实现了地下水回补,恢复了水生态系统,也稳定了城市供水基础,让“天下第一泉”再现雄风。水资源的科学调度,既优化了生态,也激活了经济。百里黄河风景区内,绿道贯通、湿地重建,生态空间持续优化,市民休闲活动日益丰富。景区管理人员表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正为周边文旅业态注入新活力。参观调研的同时,实践团还在景区开展节水宣传公益活动,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普及护泉知识。

为了解生态治理驱动产业转型的情况,实践团走访了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代表介绍,公司聚焦生态修复与智慧水务领域,借力黄河流域治理政策,积极拓展绿色业务,“生态环境向好,市场空间随之拓展,我们真切体会到‘绿水青山’蕴藏的发展动能。”黄河流域生态的修复政策不仅拓宽了相关行业市场,更有效带动了上下游就业,为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有力印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义。

问水郑州,收获了用新技术重塑黄河治理的科技答卷;问沙兰考,读懂了以人民为中心改善生态的精神答卷;问泉济南,见证了以系统观念统筹城市发展的经济答卷。实践团负责人王瑶表示:“此行我们深入了解了黄河治理的筚路蓝缕,更深刻领悟到生态保护关乎永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所学服务国家所需,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挺膺担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华农经管学子赴两省三地解码黄河治理“绿色答卷”